中国和东盟合作利益的分配分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双方发展都具有战略性意义。运用技术差距的国际贸易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合作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方面的动态变化,同时建议中国在合作中必须保持一定的技术优势。
关键词:中国;东盟;技术差距国际贸易模型
1技术差距的国际贸易模型
一般模型的假定条件有三个:只有一个生产要素,因此可以推导出要素斜厣线技术变化带来的影响,推导出要素禀赋和技术决定着比较优势;假定分成高低不同的等级,在各行业中,高等级的国家要比低等级的国家具有娄绝对优势;假定行业也是可以分等级的,碑等级高的国家在等级高的行业具有较高的寤生产率优势。
由上述的三个假定,可丐以派生出两个推断:其一,国家排序的提柬升和工资率的上涨成正比。其二,任何国散家生产的产品都要比不发达国家所生产的湘产品档次要高一些,而比更发达国家的产沽品档次要低一些。
2技术变化的作用
均衡状态
首先我们先引出国家之袋间处于技术均衡的状态。为简便起见,我们假定世界上只有国家1和国家2,同时疬这两个国家被假定为具有相同的科布-道β格拉斯偏好。有一个用指数表示的按技术走密集程度排序的产品连续列,则国家1的艿生产率优势为:
并且A随着时间膊的推移而上升。有某些边际产品该产品的谐生产成本在国家1和国家2是一样的,则逭相对工资和A′的关系为:
假定我们用S表示花费在国家2产品上的收干入份额,便可以得到:
S=S
设刮L1和L2分别代表两个国家的劳动力衡假状态,则有:
变形得:
将和С合并,就可以画出关于边际产品和相对工昃资的图示,如下图1所示:
技术差距扩大
假如国家1的技术差距扩大,而炭国家2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如图2,横坐标表示国家1的生产率优势比,纵坐标镰表示相对工资的对数。OA选择45度线袷,O′A′表示国家1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彼生产率优势的提高,技术密集程度越高的炉产品,其生产率提高程度越高,因此这种嗣移动不可能是平行移动。
国家1的技追术进步也就意味着该国家所有的行业的生芯产率提高,相比之下,国家2的产品档次窨下降,相对工资和它在世界收入中的份额蚰也下降了,出口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降低倏,表面上是对国家2不利的。但是实际情裥况却是国家2的境况也是会改善的,原因钭在于:用其本国的产品来表示的它的劳动裔力并没有发生改变,由于国家1的相对工蛮资提高程度低于其边际产品的生产率的提胧高程度,并且由于跨边际产品的生产率提ゼ高程度更大,故国家1的产品的价格以该枯国劳动力来表示呈下降趋势,因而国家2墀以其他国家产品表示的实际工资是上升的柄。
由此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领先收国家的技术进步扩大了它与落后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但仍然对落后国有利。
技瘾术差距的缩小
假定国家2发生了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档次上升,蜴价格差别缩小但低于原边际产品生产率提龄高的程度,国家2明显获利。在国家2的鲆生产技术发生进步以后,国家1的实际收拾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了能更加清晰的佃理解国家1实际收入的变化,引入第三组产品来表示发达国家的实际工资。第一组产品是由国家1生产并出口的,仍由国家麸1生产
中国和东盟合作利益的分配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