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蛟龙”号能否南海寻宝.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蛟龙”号能否南海寻宝
“蛟龙”号设计的功能,就可用于海底救捞,因此它不仅可用来开展科学研究,也可以配合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正在让越来越多的沉船浮出水面,让一段段沉睡海底的隐秘历史重新醒来。载人潜水器、机器人及相关图像系统,正在让水下考古不断向深海领域拓展。
瓷器是海底沉船的“常客”,海上丝路重地、沉船无数的南海,曾被一些人称为“海底瓷都”。那么,身怀深潜绝技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能否参与搜索或打捞南海沉宝?
“海丝”下的南海沉宝
南海海域是中国古代海船南下的必经航道,早在汉代就开辟有经南海前往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更是盛极一时。但是,海上风暴、水中暗礁,让众多满载货物来往于世界各地的船只每每涉险,遇上海难,常常连同船上的货物一起沉没海底。
“在南海诸岛海域,有不少水下沉船遗骸,出水文物包括沉船与瓷器、钱币、矿料、石雕等船货。其中,瓷器是沉船中最主要的出水文物。”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所所长姜波说。
据姜波介绍,南海水下沉船考古方面,著名的有“南海一号”“南澳一号”“华光礁一号”等发掘项目。这些沉船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事业及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大明星”。
“南海一号”沉船: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被发现,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并移入博物馆,之后进行考古试掘。这艘南宋沉船船体保存较好,船上的主要物品是数量惊人的中国瓷器。
“南澳一号”沉船:2007年在汕头南澳岛附近海域被发现,在随后对这艘明代沉船进行的考古发掘中,清理沉船船体,出水了数万件遗物。
“华光礁一号”沉船:沉没于西沙海域的“华光礁一号”,是中国水下考古学界首次打捞发掘的远海沉船。这艘宋代沉船主体船舱保存较好,主要装载的货物依然是瓷器,出水了近万件包括来自景德镇窑和德化窑的瓷器珍品。
“蛟龙”号的绝技
南海海底地形复杂,最深处超过5000米。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海试时抵达过水下7062米,也就是说,南海的任何地方,理论上“蛟龙”号都有能力下潜抵达。
深海世界一片黑暗,但“蛟龙”号功夫了得:配有很强的照明系统和先进的摄像、拍照仪器,有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功能和悬停定位功能,便于目标搜索和定位,可在海底自由前后航行;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可将水下的语音、图像、文字等信息实时传输到母船上;装备的电池容量强大,可保证水下作业时间,使作业人员从容地进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和进行相关作业。
“蛟龙”号最初的海试即在我国南海进行,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的首个航次第一航段也是在南海――在有连续陡坡和沟壑的冷泉区和有陡峭崖壁的海山区开展定位系统试验,并进行深海科学研究,包括对海底生态系统、生物和地形等科学调查。
“当时,在南海完成了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10次下潜。其中,得益于潜水器定深和定向航行的先进功能,。”“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当时担任“蛟龙”号主驾驶的叶聪告诉本刊记者,“蛟龙”号有着良好海山地形的驾驶技能,在南海的第10次下潜从山底一直爬到了300多米高的山顶。
如今,当中国大洋38航次科考“蛟龙”号再次回到南海水域时,它已经载着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太平洋、印度洋等深海大洋的海山、洋脊、盆地等复杂海底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
能否搜索南海沉宝
在深

“蛟龙”号能否南海寻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cweywk961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