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魏长征
冠心病最新进展
冠心病中医辩证分型
冠心病各中医证型的分布
心血瘀阻型47例(3 3%)
痰阻心脉型31例(%)
气滞血瘀型26例(%)
气阴两虚型21例(%)
阴寒凝滞型13例(%)
心肾阴虚型7例(%)
阳气虚衰型5例(%)
证型与造影狭窄支关系
参考文献: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脂及冠脉造影所见的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7)
参考:冠心病中医辩证证型与动态心电图改变的关系分析,中国医药指南,(10)
证型与动态心电图的关系
胸痹患者的舌象表现
舌色分 6 种,即暗红舌、淡红舌、红舌、淡白、淡暗、紫暗,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 %、%、%、%、%;
舌苔亦分六种,即薄白、白、薄黄、白腻、少苔、剥脱苔,所占比例为:
%、%、%、%、%、%。
通过回顾性总结 158 例胸痹患者的舌象表现,以判断病邪性质,指导临床辨证用药,以及推断病势发展及预后情况。
结论:临床辨证多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或心阳不足;标实为气滞
血瘀或痰浊血瘀。治疗在益气养阴,温补心阳的基础上,针对标实之证采用活血化瘀、豁痰宣痹之法
158 例胸痹患者的舌象临床表现硕士学位论文
方剂应用频率
参考:胸痹证治中医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年 02期
临床治疗效果总结
李氏按心气不足,心阴不足,痰浊阻遏,血瘀阻络型,分别用五味子汤合保元汤,天王补心丹,瓜萎建白半夏汤合营蒲郁金汤,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85例心绞痛,%,%
以血瘀证理论为基础,以血瘀为主证,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型,阳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痰湿血瘀型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
治疗组用复方丹参浓缩丸,对照组用复方丹参片,疗程均为 4 周,于治疗前后分别做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疗效等的连续观察。结果: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和 %。心电图疗效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和 %。
复方丹参浓缩丸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3 年第 5 卷第 16 期
气阴两虚型
将胸痹患者1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67例)。治疗组予舒心饮治疗,对照组予生脉饮治疗,疗程共4周。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胸闷、头晕、失眠、心悸等中医证候均获得改善,治疗组对胸闷和失眠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舒心饮改善气阴两虚型胸痹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6)
痰阻心脉证
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加服温胆汤加味。对照组予拜阿司匹灵口服;波立维。治疗组:%;%
温胆汤加味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的临床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 (4)
寒凝胸痹
乌头赤石脂丸对寒凝胸痹大鼠缺血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NO 扩张血管物质、抑制 ET 缩血管物质产生,从而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来实现的。
乌头赤石脂丸对寒凝胸痹大鼠血液黏度、TXB2、6- keto- PGF1α、ET、NO、SOD及MDA的影响, 山西中医学院 (3)
气滞血瘀
观察化瘀心痛胶囊治疗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化瘀心痛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保心宁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28d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为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心痛胶囊治疗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型的疗效确切。
化瘀心痛胶囊治疗胸痹心痛气滞血瘀30例临床观察 (2)
冠心病新进展ppt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