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台筑起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主战场
孟凡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军事教学部,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事关国家兴衰的战略性要求。校园国防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强化校园国防教育“四个意识”,占领校园国防教育阵地,增强校园国防教育效果,从而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深人开展,是新形势下确保国家安全与稳定、加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国防教育发展方向教学内容教育的作用教育手段
[作者简介] 孟凡志(1970-),男,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军事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军事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3)11-0040-02
开展国防教育发挥“主阵地”作用
国防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凝聚国民意志的现实教育,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超前教育,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和培养期,加强对他们的国防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学校是国家“五位一体”国防教育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处于不容忽视的地位。我国目前在校学生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和现代国防的人力基础。抓好校园国防教育,就抓住了全民国防教育的中心环节,不仅能为全民国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有力地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发展。由于公民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所承担的国防义务和责任也不同,这就要求国防教育必须区分层次,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校园国防教育是最系统的接触国防知识的渠
道,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必须发挥其“主阵地”的牵引作用。认真开展国防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使他们成为国防的宣传员,国防理论的辅导员,国防技能的教练员,通过他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扩大社会的教育效果,成为社会宣传国防教育的主力军,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发展做贡献。
二、确立国防教育发展方向及后备力量建设
大学生和中学生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要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还将走进军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行列,成为未来战场的主人。国防教育要牢固树立培养“后备军”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事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一个国家的安危,常常与一个国家公民的爱国热情、国防观念和献身精神密不可分,国防教育是最实际、最直接的崇军尚武、履行国防义务的教育,是培养国防人才,开发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要通过对学生的军事理论教学,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培养其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想,为赢得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坚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军事技能训练,使他们掌握现代战争条件,保卫祖国的本领和技能、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不怕困难的品质,为部队输送高技术人才,成为组建部队的骨干, 做到寓兵于民,寓官于校,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创造条件。目前,我军主要采取国防定向生、高校应届毕业生人伍、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等方式,
搭建国防教育平台筑起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主战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