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乡镇供电所电费回收风险及防范措施.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乡镇供电所电费回收风险及防范措施
(国网太和县供电公司 236600)
电费回收作为电费抄核收的最终环节,是乡镇供电所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各级供电管理部门业绩指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加强电费风险分析防范,成了供电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网太和县供电公司结合历年电费回收经验,对如何加强电费回收风险辨识和风险防范进行了全面的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乡镇供电所电费回收管理的实际做法。
一、乡镇供电所电费回收工作现状
太和县地处安徽省西北部,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80万。国网太和县供电公司现有供电所21个,员工628人,其中农电工547人。承担着太和县50万客户的供电服务任务。近几年,公司在拓展电费回收渠道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目前拥有邮政代收、POS空中缴费、手机“翼支付”等7种社会代收电费方式,基本实现“村村都有缴费点”。但由于各种原因,辖区内农村居民客户中仍有16%的客户采用走收方式收费,每月12-25日收费期间有56%的客户能主动到营业窗口主动缴费,18%的客户通过催收能到窗口缴纳当月电费,逾期不缴费客户由催费员通过进村入户进行逐户催缴。平均每月近5万余客户电费不能按期催收到帐,月底平均累计欠费金额达100万元左右,乡镇供电所抄表催费员为按期全额上缴当月电费,往往自行垫资进行上缴,电费“上清下不清”现象较为普遍。
二、电费回收风险分析
乡镇供电所电费回收风险主要包括因供电所管理不到位引发的电费回收风险和因电力市场及供用电环境引发的电费风险两个方面。
(一)因管理不到位引发的电费回收风险
1. 业扩管理不到位引发的电费回收风险。主要表现一是工业客户在报装时申请配变容量较大,业务办理人员没有认真核对客户设备容量,也没有把电
价政策宣传到位。实际使用时,按国家电价政策规定应执行“两部制”电价。因用电量较小,“大马拉小车”,因基本电费造成电费成本过大;二是业扩办理现场装表与系统归档不同步,造成客户电量一段时间或长期得不到抄录,多月电费一次结算引起电量电费多于一个自然结算周期,给客户造成电费多的假象,引起客户不满、拒交电费。
2. 抄表管理不到位引发的电费回收风险。由于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较低,目前仍有5万客户电表人工现场抄录。因工作量、员工履职尽责意识差、阴雨天气等特殊原因,目前仍然存在不按抄表不到位、错抄、估抄等现象造成电量、电费差错,引起客户拒付电费。
。主要表现为供电所对临时用电管理不到位,未及时对客户用电情况进行追踪,农村建房、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庆祝集会等提前结束并撤离供电,用电人“失踪”而造成欠费。
4. 用电管理不到位引发的电费回收风险。客户用电过程中,由于供电企业宣传或客户理解重视不够,对其自身无功补偿装置投切管理不善,无功补偿不合理,产生大金额力调惩罚电费,造成用电成本奇高。其对这部分电费不理解而拒交力调考核电费。
。走收人员在走收收费中由于条件所限,存在收取假币风险。同时电费走收中收费员往往携带大笔现金,存在较大的电费资金挪用或资金在途盗抢风险。
。由于客户不能按期缴纳电费,催费员自行垫资结零电费,造成电费“上清下不清”。催费人员“上清”后在自行再催收的过程中,欠费关系转化为客户和员工间的个人经济关系,极

浅析乡镇供电所电费回收风险及防范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