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简介: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事件背景: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胁,先后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达成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
事件过程:
走上街头
1935年12月9日凌晨,东北大学、中师范大学等校学生举着大旗和标语,分别朝着新华门进发。上午10点半,新华门前汇集了中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等十多所学校1000多人的请愿队伍。
救亡怒潮
中共北平市临时工委、北平市学联及时总结,黄敬同志扶着电车向群众讲话,下为宋黎同志黄敬同志扶着电车向群众讲话,对下一步行动进行部署。12月11日,全市各大中学校学生联合罢课学生的爱国行动极为恐慌,下令严禁学生的爱国行为,还派军警封锁一些重点学校。
声援北平
12月18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大学的校长,联名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同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全国工人紧急呼吁援助
一二九运动演讲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