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
交往礼仪
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师宗职校徐林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2)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3)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
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从理论角度看,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最终要落实到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上,这是学生学习和践行的重点内容。从实践角度看,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有重要的亲和作用,可以在交往中表达尊敬、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增进理解。从现实生活看,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中职学生在与老师、同学、实习单位人员等对象的日常交往中需要自觉践行相关的交往礼仪规范。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交往活动都离不开礼仪,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目前,存在着一些这样的现象:部分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是与交往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交往礼仪的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交往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本课时的主题是“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材从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作用,从而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身心变化大,情感情绪表现出丰富多变、矛盾的特点,学生中的一部分曾经在学习上受挫而生活上又远离父母,内心容易苦闷、孤独和烦恼。一方面,多数同学由于受生活阅历、交往经验和自身品德修养的限制,缺乏与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偏差,造成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有迫切的交往愿望,乐于与人沟通,渴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习交往礼仪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提高交往中的品德修养,培养和增进接纳别人的意识,为自己赢得一个良好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顺利就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发现法等。
五、教学课时四课时
六、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创境激趣】
人际交往能力小测试
。
,有时宁愿用手势,也不用语言。
。
。
。
,动辄训斥。
。
。
、吵架感到无所谓。
。
,专爱跟我过不去。
。
,我总是设法躲避。
。
。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创境激趣】
人际交往能力小测试
积分规则:选a计1分,选b计2分,选c计3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得分说明:40分以上,说明你乐于与人交往,人际互动良好。
20—40分,说明你与人交往意愿与能力不是很突出。
20分以下,说明你的人际交往意愿与能力偏弱。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引思明理】
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曾经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号联合舰队,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周婷婷和王铮的事例体现了交往礼仪的什么基本要求?请举例说明交往礼仪还有哪些基本要求?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引思明理】
平等互尊
诚实守信
团结友爱
互利互助
交往礼仪的
基本要求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引思明理】
交往礼仪的类型有哪些?说说图片中该符合什么交往礼仪的要求?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引思明理】
交往礼仪的类型
日常交往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