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心理状态对剖宫产后镇痛的影响
洪玉丽郭威王思明林辉(大庆油田总院 163000)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059-01
【摘要】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对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比较麻醉前心理干预同时应用术后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80例需要剖宫产孕妇分成三组,分别采取术前心理干预治疗同时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术后应用自控镇痛、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术后镇痛效果。结果麻醉前接受心理干预治疗结合术后自控镇痛手段的镇痛效果优于仅仅单一使用术后自控镇痛手段治疗的镇痛效果,使用术后自控镇痛治疗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不使用术后自控镇痛治疗手段的对照组。结论综合使用麻醉前心理干预治疗和剖宫产术后采用自控镇痛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为剖宫产产妇解决疼痛问题,提高患者对麻醉术后镇痛的满意度,促进产妇的心理及身体恢复,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
剖宫产在妇产科中是十分常见的手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医务人员的要求也在提高。剖宫产术后舒适的改变,如子宫收缩和下腹部切口都会产生疼痛,术后24小时内疼痛最为显著,使产妇睡眠和休息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因疼痛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使产妇术后身体恢复受到严重影响。疼痛不是单纯的生理现象,而是受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和文化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独特主观感受。同样剖宫产术后疼痛也与很多因素有关,所以剖宫术后良好的镇痛也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这方面进行观察,一方面对剖宫产的孕妇进行术前心理干预,一方面是采用自控镇痛技术治疗,旨在为临床治疗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采用拟行剖宫产的孕妇180例,均有剖宫产指征,年龄21~39岁,平均(27±)岁,体重(±)kg,孕38~42周。均为初产妇,无乳房发育缺陷及内分泌病史,无镇痛药过敏史。
方法随机将孕妇分为3组,每组60例,三组孕妇年龄、孕周、术式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有可比性。C组为对照组,A组为手术麻醉前心理干预疗法组,B组为术后使用镇痛泵组。B组和C组采用正常的术前准备,在麻醉知情同意书上签字。A组除了正常的术前准备外,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半个小时对每位行剖宫产的孕妇进行术前访视、交流、健康宣教、心理安慰等心理干预疗法。三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穿刺点L2~3,%利多卡因+%丁卡因混合液,阻滞平面在T8以下。C组在术毕即拔除硬膜外导管,A组和B组术毕留置硬膜外导管并连接镇痛泵。%布比卡因150~(%~)、加生理盐水100ml。用药方式:用微量注射泵以2~3ml/h匀速硬膜外输入,产妇可根据止痛效果通过注射泵按钮自控主要速度,术后48~72h拔管。3组产妇在疼痛难忍主诉时,均予以哌替啶50mg肌注。
疼痛评分标准采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为无痛,<1分为优,2~3分为良,4~5分为可,>5分为差,10分为
产妇心理状态对剖宫产后镇痛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