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手术室锐器损伤与预防处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手术室锐器损伤与预防处理
谢欢
(四川省人民医院草堂病区手术室四川成都 610072)
【摘要】研究和探索手术室发生锐器损伤的一般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等,以及降低临床锐器损伤事故的发生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我市三家医院共246名手术室医护人员,统计手术室锐器损伤发生的情况等。手术室锐器损伤危害较大且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医院应当对医护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制定一系列的预防措施,降低损伤和血源性疾病传播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手术室;锐器损伤;预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2-0242-01
手术室锐器损伤是指在进行手术治疗时,由于疲劳、操作不当等原因,被锐器划伤或刺伤,并出现血源性感染等情况,对医护人员和病患的健康威胁较大。一旦皮肤被锐器刺伤,极易感染乙肝、丙肝甚至艾滋病等重症传染病。因此,医院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制定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手术室发生锐器损伤的几率,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

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是接触医疗锐器最频繁的人群,因此发生锐器意外损伤的几率相对较高。资料显示,我国约95%的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工作期间,曾经发生过锐器损伤事故,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健康[1]。在发生锐器损伤事故后,极易出现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重症传染疾病,确诊的血源性感染的医护人员,治疗费用甚至上百万上千万,是一笔不可忽略的巨大经济开支。因此,医院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制定一系列的防御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锐器损伤事故发生的可能,最大程度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健康。2000年美国成为世界上首个为锐器损伤制定防护血源性病原体感染法律的国家。据统计,美国制定该法
律以来,非手术室锐器损伤发生率下降了三成,手术室锐器损伤上升约7%[2]。其中,医护人员约占总人数的2/3,由此可见,控制手术室锐器损伤是全体医护人员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

手术室锐器损伤,通常发生在术中锐器传递、术后清洁仪器的过程中,主要包括:(1)术前检查和调整针头;(2)打开针帽用力过度;(3)未检查针帽的完整性;(4)清洁锐器未注意刀锋;(5)手术中传递仪器受伤等。锐器损伤造成血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大多为医护人员未及时检查和汇报,很多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害怕承担责任和过失,谎报甚至不汇报,从而影响血源性感染的确诊和诊治受到耽误。
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足
某些医护人员对于锐器的使用技能不足,不重视锐器损伤带来的危害,导致预防措施和预后处理不当,感染现象发生情况较多。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是发生锐器损伤最多的群体,主要原因包括:(1)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过于疏忽和大意;(2)专业技能不够,尤其是在清洗仪器时,未掌握重点,容易发生划伤等现象;(3)未使用专业防护措施进行锐器的传递和清洗;(4)受伤后未及时妥善进行处理等。
防范意识不足
许多医护人员对于锐器损伤的防护意识不足,导致在发生锐器损伤后对伤口的检查和处理不当,加大了血源性传染疾病的发生率。同时,在使用和传递锐器时,过于大意,认为可以凭借经验偷懒不使用防御手段,直接加大了划伤等损伤事件发生的几率。最后,医护人员害怕承担责任问题,在发生锐器损伤时,未及时上

手术室锐器损伤与预防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