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论安寿吉《水稻》中的社会互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论安寿吉《水稻》中的社会互动.doc试论安寿吉《水稻》中的社会互动
摘要: 安寿吉在小说《水稻》中以外来移民的视角,通过描写朝鲜移民与当地政府、居民和日本人的社会互动关系,真实再现了朝鲜移民定居满洲的过程和生活面貌。作家通过民族间社会互动的刻画,展现了东北沦陷之前的满洲社会结构及朝鲜移民的社会角色意识。
关键词: 安寿吉《水稻》社会互动韩国小说
一、作家及作品简介
安寿吉1911年出生于朝鲜半岛咸镜南道,1932年至1945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居住于东北延边地区。移居延边10余年期间,安寿吉一边就职于满鲜日报社,一边进行文学创作。这段时期他发表的文学作品传达了他“怎样活下来的”的创作理念,代表作品如《北乡谱》、《水稻》等都取材于东北沦陷时期的延边朝鲜移民的生活,对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移民的生存样态及现实认知进行了形象化描写。他的作品以外来者的视角,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记录并再现了伪满时期的社会现实,并通过对民族关系和民族矛盾的真实刻画展现了殖民体系下的社会结构及社会角色意识形态。
在多数学者将沦陷区中文文学作为研究对象的现阶段,从朝鲜作家角度出发,对其在期间发表的鲜文文学进行解读将是对朝鲜移民的社会角色意识及沦陷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的多元化梳理,也是对沦陷区历史及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本文就安寿吉在这期间创作的中篇小说《水稻》中体现的社会互动关系进行分析,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其作品反映的社会结构,并分析在多民族聚居背景下作家及朝鲜移民的社会角色意识。
二、朝鲜移民的社会互动
小说《水稻》以东北沦陷之前的延边地区为时代背景,描写的是在中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朝鲜人越境来满洲地区开垦荒地,但最终又因为民国政府政策的变化,面临被驱逐出境的故事。故事以朝鲜移民的视角,详细刻画了当时朝鲜移民与当地政府、居民及当地驻留日本人的社会互动关系,反映了朝鲜人的移民生活面貌及当时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社会互动也叫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指的是个体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正如波纳德所说,文学是社会表现,以社会学视角解读文本,解读文本内各人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更有助于探讨作家的社会认知及当时的社会关系。

在《水稻》中,朝鲜移民与中国地主和政府官吏之间的互动由开始的合作互动转向了后来的强制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民国政府在政策和社会运行上的变化,另一方面体现了朝鲜移民在整个社会关系中扮演角色的地位变化。
朝鲜人洪德浩看中了鹰峰屯附近的荒地,向当时县长韩启运和地主方大员提出了购买此地,并在此开垦水田的请求。县长和方大员对他在此开垦荒地的请求非常欢迎,但方大员拒绝出售此地,提出了3年无偿租赁,三年后按照三七交租的租赁方案。洪德浩接受了这个方案,并用方大员预借的开垦费用从朝鲜招募饥寒交迫、生活困苦的农户。方大员对朝鲜移民的宽厚态度和条件,或者说他与朝鲜移民能够达成合作互动源自于他对朝鲜人水稻技术的需求。而当时民国政府则认为在人口稀少、荒地众多的满洲地区开展水稻种植是国力增强的一种表现。因此,政府通过签发移住证,欢迎朝鲜人越境来满洲开垦荒地。政府和地主等上层建筑的经济需求和朝鲜移民的生活需求在向度上达成了一致,

试论安寿吉《水稻》中的社会互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