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生态平衡在古诗词中的体现.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生态平衡在古诗词中的体现
曹馨丹
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语文组河南商丘 47600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今天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被人们关注,人们开始对自然环境做亡羊补牢式的保护,然而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实践与思考,我们不能不为当时先进的思想和富有远见的行为而赞叹。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诗词,无疑是这“璀璨花朵”中的灵魂与精华。古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对于我们当今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值得珍视和借鉴的。下面我就对我国古诗词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态保护思想和实践做一下简单的回顾。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又称“自然平衡”。
一、人与环境:歌颂自然与保护自然
在中国文化中,和谐美丽的生态、和谐互爱的社会都是人与自然合一的状态。因此,我国古代产生大量歌颂大自然的山水诗词、田园诗、边塞诗词。
有寄情于山水的诗词,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呈现的是清新的山水画面,展示给我们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面,呈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
又如:我们在欣赏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的词句之时,人与山的互动相映成趣,我们不能不为这其中意境的所迷恋

还有歌颂回归自然的田园诗,如:陶渊明向往耕读自由的生活:“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读〈山海经〉》),“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和郭主簿》)。孟浩然、陆游陶醉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或者“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乡村田园场景。还有“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逸唱(黄庭坚《登快阁》),这些诗句都体现了心灵回到田园时自我的纵情与愉悦,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景共致。乐在其中。
还有描写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的边塞诗。表现环境雄奇壮美的,如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还有的表现战士豪壮悲慨的,如杜甫《后出塞》“朝进东门营, 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 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 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 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 恐是霍嫖姚”。塞外生活即使是艰辛难耐的,但战士依然不减报效国家的激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誓死保护祖国大好河山,人在景在。
古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不只是歌颂更在于保护。
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感召人们:只有我们保护好生态环境,生命之水才能清澈明镜,源远流长,活在当下想着未来。
二、人与动物:关爱和保护动物
古人保护生态环境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动物的

浅谈生态平衡在古诗词中的体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7-12-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