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陕西省宁强县城总体规划(2010.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概述一、地理位置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汉中市西部,秦岭巴山之间,位置在北纬32°37′06〃-33°12′42〃,东经105°20′10〃--106°35′18〃,县境周围东、东北为勉县、略阳,西北、西与甘肃省康县接壤,西南、南与四川省广元市相邻,东南为南郑县,,,。2002年底,全县辖有12镇14乡,,。县城驻地汉源镇,位于县域中部,东北距省会西安市区557公里,东距汉中市区127公里,西南距四川省广元市区72公里。二、自然条件宁强县地处秦岭余脉向大巴山过渡的交汇地带,以桑树湾—金山寺为界,北属秦岭山系,大部为1000—1600米的变质岩山地,山涧纵谷比较发育,南属大巴山系,大部为1000—1800米的台阶山地,山顶比较开阔;全县最高点位于巴山主峰九垭子,。最低点位于燕子砭镇嘉陵江入川处,海拔520米。按地貌类型的不同,全县可分为北部中山,西部低山,嘉汉谷地,五丁关中山,玉带河谷坝,巴山高中山六个区域。宁强县地质构造上以金山寺—阳平关—勉县大断裂为界,南部属扬子地台川北褶皱西北边缘;北部属秦岭地槽褶皱带南缘,南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不太强烈,燕山运动后逐渐上升;北部地槽则地质活动强烈,在勉、宁、略交界地带形成了富含金及其它金属矿藏的区域,俗称“金三角”。宁强属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县内海拔800米以下的河谷区,为北亚热带气候,占全县总面积的18,℃,是稻麦两熟的高产稳产区,海拔800—1400米,属暖温带气候,占全县66。℃-℃,海拔1400米以上地域年均气温不足10℃,只适于发展林业。全县年均降水量1178mm,一般大于900mm,随海拔增加而增加,部分地区可达1400 mm以上,在总体上呈从西北向东南递增。宁强县属长江流域,境内河流分属嘉陵江、汉江两大水系,,5km以上的河流78条,,。 2、历史沿革宁强原名宁羌,系明代建卫,民国31年易名宁强。宁强县境,周以前为少数民族氐羌所据,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年)归秦,属蜀郡葭萌地。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分蜀郡置广汉郡(驻今四川梓潼),领葭萌县,本县属之;至明以前,战乱频仍,经数朝,几易其名,建制所属基本未变;明初入沔州,始属陕西,洪武28年(公元1395年)平羌将军宁正征洮州,,置宁羌卫于徽州“其曰宁羌,盖以宁氐羌之义,欲羌之永宁耳”。今县城所在地为长期屯兵之所。其后人口逐渐增多,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经都御史郑时奏准,即卫置州,州府位于现汉塬镇,辖略阳和沔县,州卫并存,属陕西布政使司汉中府,沔县于嘉庆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略阳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先后归府辖。清废卫存州,属汉中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州为县,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改宁羌为宁强,于佑任释为“安宁强固之义”。1949年12月11日,宁强解放,12月16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属陕甘宁边区汉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96年汉中撤地建市,宁强属之至今。县城所在地汉源镇,古代有金牛古道通过,明以前,县境内数次单独设置行政建制,治所

陕西省宁强县城总体规划(20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