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仙踪”
广东高要2012第一届“烂柯仙踪”文化艺术节
一、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高要市人民政府、紫云谷景区
承办单位:中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媒体全程:
广东高要第一届“烂柯仙踪”文化艺术节
探索高要旅游历史及文化
让高要文化与产业的结合价值最大化
开启紫云谷景区文化艺术节的大门
【先有烂柯,后有鼎湖】
在羚羊峡前方大约两公里处北边最高山峰就是鼎湖山的主峰----“鸡笼顶”了,海拔为1000米,其实乘船观看鼎湖山景色,别有一番美的感受。遥看鼎湖山就像一个大鸡笼,再往左侧远眺,眼前连绵起伏的群山叫“烂柯山”。烂柯山方圆数百平方公里,主峰海拔高达900多米。烂柯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据说烂柯山的得名,有一个典故。另外,鼎湖山“鸡笼顶”与“烂柯山”有很深的渊源,传说“烂柯山”脚下的沙浦村,民风淳朴,有一村民养了一只大金鸡,每天准时报晓村民五更起床,日出而作,刻苦耐劳,生活富足,这引起天魔的嫉妒,于是派人将金鸡连同鸡笼一并偷走,后被金鸡守护神发觉,忙乱中,盗贼将鸡笼遗弃在今鼎湖山,将金鸡抱到韶关丹霞山金鸡峰,形成今天顶湖鸡笼山和韶关的金鸡山格局。所以肇庆民间还有一句这样的话:先有烂柯后有鼎湖,烂柯就是指烂柯山了。
烂柯传说
从前,烂柯山下名镇沙浦一条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王质的农夫,家中还有老母亲与弟王贵,一家生活贫困,家中田薄地瘦,耕种难以为把生计维持,王质听人说上山砍柴到集市卖,能卖个好价钱,于是弃农从樵,做起了职业樵夫。有一天,王质提起新买来的斧头上山砍柴。王质来到烂柯山上,步入了深山中,突然,看到两个老人正坐在一块大石上下棋,喜爱下棋的他二话没说,把斧子插进腰裤,裹起双手便围了上去观战,战局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经过了几十个回合依然难分胜负,当王质遇上不懂的地方时,打算向两老人提问,但还没等他开口两个老人就已经消失得不见踪影,王质百思不得其解,这一切都让王质觉得十分诡异,不禁毛骨悚然。突然想起自己上山来的目的是来砍柴的,把手回到腰间抄斧,却发现斧柄也莫明其妙的坏掉了,只好回家。可是一路上,他发现来时的路已经变了样子,只能依稀的辩认着一直往回探,终于回到村中,发现他家位置上却是一片空地,房子早已经荡然无存,村里的所有行人都是陌生人,没一个认识,一切都恍如隔世,人事全非,打探一下才知道,自己已经是身处500年后,这时王质才明白,刚才在山中碰见的那两个下棋的老人是神仙。
故事来到这里便要画上句号。正所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烂柯山的“柯”,则斧柄的意思,烂柯山、腐柯山的名字由此而来。唐代诗人刘禹锡曾提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宋代大儒朱熹也曾提诗这样描述烂柯仙踪“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空教采樵客,柯烘不知归”。
广东高要2012第一届“烂柯仙踪”文化艺术节
活动
招商
背景
宣传
二、背景
全国有关于“烂柯”故事和烂柯山的地方有十多处,例如浙江衢州、广东肇庆、四川达县、陕西洛川、河南新安和山西武乡等等,目前算浙江衢州烂柯山最为有名。各地的烂柯山及其“烂柯”故事都与围棋有密切关系,其历史影响在唐宋时一直波及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日本人就习惯将围棋叫作“烂柯”。
我国古代众多诗句描写过烂柯山,诗人在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时,也对现实的无常有着深深的叹惋。在体味诗人复杂心态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文人心态的一种普遍反映。于是,才有那么多文人墨客不断地涂抹吟咏烂柯故事,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烂柯艺术与烂柯文化。
高要烂柯山和烂柯传说与我国其他城市的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只是地理位置,“烂柯仙踪”已经成为了市民茶余饭后的一味鲜甜的“水果餐”,但这绝对不仅仅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而己,而更是我央央大中华民族一笔丰厚美丽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前,高要烂柯山名气不大,可借助文化节的气氛将它的名气打响,使其浙江衢州烂柯山相媲美。
三、分析
砚坑紫云谷位于肇庆东南郊烂柯山,西江羚羊峡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砚坑拥有端砚开采、加工的悠久历史,中国品质最好的端砚都出自于紫云谷的老坑、坑子、麻子坑三大名坑。
紫云谷汇聚了千年西江流域水上人家的风俗文化,以及两广文化,地处羚羊峡中心位置,周围群山密布,风景迷人,今年9月,又被亚太华商领袖联合会授予“国际旅游养生基地”示范点,而今的紫云谷已经成为广大游客旅游养生的最佳选择之一。
选择在紫云谷打造烂柯棋盘,实则是为高要烂柯的文化打开新的一页篇章,为紫云谷作为平台、游客作为途径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宣传方式。同时也开户了高要旅游文化事业的另一扇大门。
文化节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