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接种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及对策探究
黄莉1 黄芳2 (四川省仁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眉山 620500)
[ 摘要] 目的:探究小儿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方法:在1294 例进行狂犬疫苗接种的儿童中有128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128 例儿童中,有3例出现硬结,47 例为局部疼痛,78 例发热。结论:儿童在接种狂犬疫苗后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应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缓解儿童的病情。
[ 关键词] 小儿;接种;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对策
[ 中图分类号] R18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4-1620(2015)10-289-02
前言: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感染而引发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病毒在进入人体后主要对其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侵害,一旦感染发病,则死亡率可达到100%[1]。目前,医学领域尚未研究出治疗该疾病的特效药物,但是在在被动物咬伤后为患者接种狂犬疫苗是有效预防狂犬病发病的主要措施。被猫、老鼠和犬等温血动物抓伤或者咬伤后对伤口进行正确、妥善、及时的处理,同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狂犬疫苗接种就可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2]。但是,由于儿童身体各项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加上疫苗类型的不同,极易使其在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本文探究了儿童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我中心在2014 年9 月1 日~ 2015 年8 月31 日期间共为1294 例儿童进行狂犬疫苗接种,有802 例男生,492 例女生;最小年龄是2 个月,最大年龄是
13 岁,± 岁。
接种方法
分别于儿童被咬伤后的第0、3、7、14 和28 天各为其接种 1 剂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120016),同时还要联合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对于咬伤程度较为严重的儿童,除了按照常规接种方法进行疫苗接种外,还要在第0、3 天将疫苗剂量增加一倍。通常情况下将上臂三角肌作为注射部位,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注射。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注射部位的清洁, 在注射前必须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也不能对同一个部位反复进行注射。
2. 结果在接受狂犬疫苗接种的1294 例儿童中,共有128 例儿童发生了不良反应。其中,有3 例为硬结,47 例为注射部位局部疼痛,78 例为发热。发热的发生率与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有关,年龄越小,体重越轻,则发热的几率也越高。
3. 对不良反应的应对策略
心理护理
因为被动物咬伤后,如果发生狂犬病会增加儿童的病死率,所以家长都会很紧张,加上对狂犬病的了解较为片面,极易产生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
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安抚其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将狂犬病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讲解,让家长了解只要对儿童的伤口进行正确处理并按照规范操作进行狂犬疫苗接种就可使狂犬病得到有效预防。另外,还要向家长说明在接种疫苗后儿童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使其做好心理准备,以免在儿童发生不良反应时过于慌张,提醒家长在儿童出现异样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提高其对治疗
小儿接种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及对策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