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预防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但是,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许多医疗事故。
1 存在问题
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环境方面手术室内噪声源,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高频电刀等,不仅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操作方面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负极板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清点物品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
,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2 防范措施
制度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加强业务学习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学术交流,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及时、默契配合。
消除或减弱噪声源,营造安静、严谨手术环境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术安全的关键,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如定期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预防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