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专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河北邯郸学院武安分院赵大刚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各行各业都在蓬勃的前进着,社会上对美术专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它带动的是各大中专院校美术专业的开设与建立,应该说,这对于美术专业的教育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好发展时机,因为它不但为社会培养了美术人才,也能够提高全民族的艺术审美素质,可是如果你是一个真正从事中专美术教育的教师,你会发现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也会觉得美术工作真的是任重而道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中专学生美术教育
一、学生的基础薄弱,底子差今天,相对于大学,高中过滤后的中专生,双差就成了不言而喻的事实,不管你如何“狡辩”,家长又如何一脸的不情意,事实毕竟事实,我们今天不是在批驳学生,也不是在为自己找理由,而要说的是,如何在此事实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教育,当然也包括美术教育。对于美术来说,比起其它文化课困难更大,更艰巨,因为学生几乎都是“白手起家”,与以前的课程相比,并没有直接联系和基础,许多基础知识都是从头进行,使得教学进程大大的滞后,从而也影响着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和进步。
二、学生认识偏差和短浅,没有动力中专与大学一样,是连接学生与生产者,学校与社会的纽带,正因为没有升学压力,而将来的工作又无法量化和分配,所以,不求上进、无所事事就成为今天中专学生中存在的既普遍而又很难改变的一种“怪胎”。再加之青年人的自制力和毅力有限,人生观没有明确的方向,社会上某些不良的现象:例如家庭的经济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生活;不良奸商的经营之道,不道德网络的负面内容传播等现象,成为他们面对和效法的榜样,更为中专学生的“混日子”推波助澜。
三、美术课程时间紧,任务重中专美术课程并不像有些学生和家长认识的那样,来到学校就开始学面设计的学生,一到学
校就要老师立马教如何设计,这种“短视”效应是对于电脑平面设计的误解,电脑平面设计关键是设计者的美术素质是其基础,电脑操作为其途径。试问!没有基础,何来途径,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是的,我们不否认极个别没有进过学堂的孩子成为出色设计师的可能,但他们付出的艰辛与辛苦有谁能体会。
因此,专业课学习的前提是基础课的学习,基础课的学习不是拔苗助长,不是吹气球,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路得一步一步的走,饭得一口一口的吃,美术课的学习也是如此,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即便有,不是“毒药”就是“陷阱”。
时效性强也是中专教育的特点。所谓时效性强是指教育的“出校率”大大提高,今天,国家对于中专学校的教学年限是三年,名曰“2+1”模式,实际为两年,再加之工厂对于工人的需求,学校管理学生的难度,学生真正在校时间是低于两年,不足两年的时间对于顺利的完成美术的整个教育计划无疑是“天方夜谭”,其结果会有两种:一是半成品的人才走向社会;二是尽可能的减少课程种类,所谓不主要的,无直接联系的都被剔除美术教学之外,“功利性”的课程,带来功利性的心态和学生,其结果可想而知。适时而有灵活的调整是美术教育成功的前提,不能一寐的死般教条,机会主义会害死人。
放眼今天的美术课教育,与我们的中专教学目标有相矛盾的地方,中专教育要求时间为2+1,即2年在校学习,1年到厂实践(就业),其实两年时间,对于白手起家,学习又缺少动力的工美学生而言
对中专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