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第一部分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之放射治疗
第二部分
自1956年Ariel 应用外照射治疗肝癌至今已50多年历史
放射治疗技术经历了全肝照射、局部照射、全肝移动条照射等不同的过程
然而,肝脏被认为是放射治疗“禁区”。放射治疗极易引起肝损伤。全肝的放射耐受剂量一般不超过30Gy
实际上肝癌属于放射敏感肿瘤,敏感性相当于低分化鳞癌(如鼻咽癌)
随着CT 的普及,电脑处理图像技术突飞猛进,放射治疗设备和影像学的进步,精确放疗成为可能
三维适形放疗(3D-CRT)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立体定向放疗系统,通过共面或非共面高能射线束入射形状的调整,形成与靶区三维空间形状相符合的剂量分布, 此技术可减少正常肝组织损伤,同时提升肿瘤剂量, 目前已得到普遍认可
由于肝癌的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目前尚没有具明显优势的治疗手段,需要包括放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体系共同应对
放疗与手术、放疗与TACE、以及放疗与系统性药物的结合已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内或肝外病灶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述
肝癌的放疗指征
肝癌放疗的技术
放疗的并发症
原发性肝癌的放射治疗
放疗是恶性肿瘤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放疗的效果差,且对肝脏损伤也大,患者较少进行放疗
90年代中期之后,现代精确放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适形放疗(IMRT)和立体定向放疗(SBRT)等技术。为放疗治疗肝癌提供了新的机会
国内、外学者已经陆续报告采用现代精确放疗技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患者,放疗后3年生存率可达25%~30%
一般认为,下述肝癌患者可考虑放疗:
肿瘤局限,因肝功能不佳不能进行手术切除
或肿瘤位于重要解剖结构,在技术上无法切除
或患者拒绝手术
另外, 对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有时可行姑息治疗,以控制疼痛或缓解压迫等
主要适用于下列情况:
一般情况好,如KPS≥70分,肝功能Child-Pugh A级,单个病灶
手术后有残留病灶者
需要肝脏局部肿瘤处理,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肝门的梗阻,门静脉和肝静脉的瘤栓
远处转移灶的姑息治疗,如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及骨转移,可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6 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放射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