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肺复苏抢救的护理体会
李华(泰山医学院附属新泰医院山东新泰 27120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275-02
心脑肺复苏(CPCR)是针对因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循环功能丧失而给予的急救;它包括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三部分[1]。CPCR的靶器官为脑,因此应尽量维持心肺功能。现就配合心脑肺复苏的抢救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判断心脏骤停
护士快速、准确的判断是抢救成败的关键,越早越好,一般在心脏骤停4min内进行,对心跳骤停患者迅速提供基本生命支持,和心脏生命支持,40%以上的能成功复苏。延迟至4min以上,成功为17%[2]。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大声呼唤或摇动无反应,应立即开始CPCR,不能因等待医生、取抢救器材而延误复苏时机。另外关于CPCR的持续时间问题,原则上不到最后绝不放弃。通过观察实施20min内,患者是否出现脉搏、血压、瞳孔缩小等反应,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2 正确有效的人工通气方法及保持气道通畅
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者深吸气后吹气,氧含量为16%~18%,可以满足复苏的需要。如为院内猝死,应尽快给氧,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高频纯氧吸入对心肺复苏有重要的意义;要进行血气分析,对SAT和CO2等进行监测,以便正确给氧;由于咳嗽反射消失造成排痰困难,气管插管后痰不能咳出易并发肺炎,因此正确的吸痰和净化气道是非常重要的。
3 尽快采取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
根据心泵或胸泵学说已证明,增加压迫强度、时间、次数,可增加脏器的血流量,目前主张按压频率提高至100次/min,下压时间占一次按压周期的
50%,然后快速放开,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15:2。
4 主张开胸心脏挤压
多数情况下,胸外心脏按压为首选,但是胸外按压的完全康复率为14%,而开胸挤压可达25%~28%,[3],目前主张开展此项技术,且必须在心跳停止8~10min内开始,否则失去价值,护士应尽早做好术前准备。
5 尽早除颤
强调除颤越早越好,除颤延误l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8%,心电监护提示心脏骤停为心室颤动所致时,即刻行体外非同步除颤,对能量选择200~300J,除颤次数尚无统一说法。目前,自动体外除颤器已在临床推广应用,只需接受很简单的训练,便能操作,使及早除颤现实可行。
6 优选给药途径
目前静脉作为复苏最佳给药途径,护士必须在3min内开放两条静脉通道,浅静脉留置套管针以操作简便、输液快速的优点,作为一项新护理技术应用临床,但静脉通道未建立之前,可迅速通过气管给药[4],能快速有效的吸收,气管内给药的剂量为静脉内给药的2~。用药时应注意:(1)肾上腺素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ml;(2)稍稍加大肾上腺素用量;(3)通过深达支气管的细导管给药;(4)注药后至少3次过度换气有利于药物扩散。
7 亚低温是促进脑复苏的主要护理措施
亚低温(34~36℃)对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作为重要的护理措施被重视。
要求:降温时间要早,快,l~;低温程度要“够”,头部28℃,肛温30~32℃;持续时间要长,坚持到皮层功能开始恢复,出现听
心脑肺复苏抢救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