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抗肝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赵婷婷顾生玖(桂林医学院药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摘要】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 对无法手术的晚期肝癌, 寻求有效的非细胞毒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以改善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十分必要。白藜芦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近来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抗肿瘤作用。现就白藜芦醇抗肝癌的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肝癌白藜芦醇抗肝癌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9-0382-02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 olygonum Cuspida tum Sieb. )的根茎, 其性味苦寒, 具有祛风利湿、散淤定痛、止咳化痰的作用。虎杖中主要含有蒽醌类和芪类化合物, 其中芪类成分白藜芦醇(Resveratrol)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白藜芦醇是一种非黄酮类的多酚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虎杖的根茎提取物。此外在葡萄皮,花生衣和桑葚等植物中也含有这种成分。
1 白藜芦醇的结构和功能
白藜芦醇及其糖苷的化学结构还分别存在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即顺式白藜芦醇(cis-Res)、反式白藜芦醇(trans-Res)以及顺式白藜芦醇糖苷(cis-PD)、反式白藜芦醇糖苷(trans-PD)。后两种形式在肠道中糖苷酶作用下释放出白藜芦醇,植物中白藜芦醇主要以反式形式存在,研究表明反式异构体的生理活性强于顺式异构体。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预防心脏和肝脏损伤,抗血栓功能,提升免疫系统,活性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抗炎、抗菌作用,减肥作用以及退烧与止痛作用。以往对白藜芦醇的研究大多也是围绕以上方向。Jung等[1]人对白藜芦醇在肿瘤发生、发展各阶段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报道,从而开创了白藜芦醇作为肿瘤化学预防和化学治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Kimura[2]等人亦发现Res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抗氧化、抗炎的作用,并且能在癌变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在随后的研究中则发现,白藜芦醇对胃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等均具有明显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但对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学术界迄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其作用机制应该是多方面的。人们预测,白藜芦醇是可以媲美紫杉醇的又一抗癌良药。
2 肝癌
肝癌是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我们经常说的多是原发性肝癌。我国是乙肝大国,我国的肝癌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丙肝病人也在逐渐增加,乙肝后也会发展为肝癌。原发性肝癌在我国高发,并且男性多于女性。然而肝癌的早期表现非常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现,往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前,治疗后使用何种药物来提高术后生存率,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3 白藜芦醇与肝癌
近年来有关白藜芦醇抗肝癌的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研究颇多,但是迄今为止它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在根据已有的资料,概述其研究成果并且阐述其机制
孙中杰[3]等人将人肝癌HEPG2细胞接种于18只裸鼠,接种后10天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腹腔注射,两天每次,共10次。处死后称取瘤体重量,发现Res组瘤体重量明显较NS组轻,有显著差异。通过该
白藜芦醇抗肝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