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河南永城市人民医院 476600
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Miren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4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置Mirena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先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后再放置Mirena的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记录阴道出血、闭经、痛经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在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治疗方式能有效防止阴道出血,减少子宫内膜切除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子宫内膜切除术;左炔诺孕酮;子宫腺肌病

本次研究选取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4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治疗方式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48例,年龄31~50岁,平均年龄(&plusmn;)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生育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置Mirena治疗,在月经4~7d后放置Mirena,并在术后行抗感染治疗,口服抗生素3d,嘱咐患者禁欲2周。
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Mirena的治疗方式,在患者月经干净后3~7d进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在进行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切除宫腔内子宫内膜和下方2~3cm处的浅肌层,直到宫颈口内[1]。若发现患者肌壁内有很多岛状内膜团,且部分区域存在小规模陈旧积血腔时,要沿内膜生长方向以电切环尽量切除内膜团和积血腔。手术全程以Siemens2400型B超进行监护,并要注意预防穿孔发生。
若患者术后出血严重要在宫腔内放置水囊进行压迫止血,直至水囊引流管以及宫颈无明显出血现象为止[2]。所有患者术后均口服抗生素3d,选择不同时间放置Mirena,并嘱咐患者在术后2周内禁止行房。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患者出血状况,嘱咐对照组患者在放置Mirena后第3,6个月进行复诊随访,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1,4,7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记录患者月经情况,以VAS视觉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状况。9~10分为重度疼痛,5~8分为中度疼痛,0~4分为轻度疼痛。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率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阴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闭经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如表1所示。

3 讨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