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
杨里颖汤白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小儿内科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的原因,探讨相应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240名临床护士锐器伤情况。结果: %的护士发生锐器伤,;%;%;主要原因是发生在注射器针头与针帽的安装、分离,%;%,%;%的护士挤出伤口的血并消毒,%挤出伤口的血肥皂水冲洗并消毒。结论:临床护士是锐器伤的最高危人群,锐器伤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废弃锐器的收集处理,倡导并使用安全护理器具,建立标准预防措施,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关键词】护士; 锐器伤; 防护; 职业暴露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245-02
锐器伤是一种伤及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损伤[1],在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但又常常被忽略掉。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人群[2]。为了解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情况,探讨锐器伤的危害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本研究通过对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240名临床护士进行了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及相关资料的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三级甲等医院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在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间发生锐器伤的情况。纳入标准:①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以上。符合条件的人员有
250名。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问卷表参考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锐器伤登记表》[3]设计而成,问卷由研究者现场发放当场回收。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40份,有效回收率96%。
:调查所得数据处理过程在excel2003电子表格中完成,结果主要采用百分比等统计量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锐器伤的发生情况。 %的护士发生锐器伤,;%;%。见表1。
表1锐器伤的发生率(%)
引起锐器伤的原因。护士锐器伤主要是发生在注射器针头与针帽的安装、分离,%;整理使用后的锐器,%;掰安瓿,%。见表2。
锐器伤后对伤口的处理方法。%的护士挤出伤口的血并消毒,%挤出伤口的血肥皂水冲洗并消毒,只有仅少数(%)的护士未处理任何伤口。见表3。
表2锐器伤发生原因的构成比(%)
表3 锐器伤后对伤口的处理构成比(%)
3讨论与分析
锐器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性损害。临床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接触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安瓿等种医疗锐器,因此发生锐器伤的概率也高[4]。最常见的传播性疾病有: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另一个危害是对受害者心理的影响,当护士受到锐器伤害后,担心感染上某种传染性疾病,这种影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