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分析
张莉(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 221611)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某院临床科室100名临床护士,1年内锐器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00名临床护士有49名护士锐器伤63例次,刺伤率为49%。1年内刺伤1次的39人,%;2次的7人,%;3次的2人,%;4次的1人,%。%,%,%。49名临床护士刺伤后均采取防护措施。结论强化“标准”理念,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锐器的监控管理是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害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锐器伤护士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271-02
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人群[1]。为了护士的职业安全,了解临床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情况,探讨防范措施[2]。我院自2008年建立了锐器伤登记上报制度,笔者对我院2012年1月—12月100名临床护士锐器伤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为本院的临床科室护士,其中科室为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综合科、妇产科、手术室、输液室,共100名护士。
对2012年1月—12月,临床科室登记及上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100名临床护士1年内49名均有不同次数刺伤史,占临床护士49%,刺伤次数63次。1年内刺伤0次51人,%;刺伤1次39人,%;刺伤2次7人,%;刺伤3次2人,%;刺伤4次1人,%。
本次调查锐器伤类型,主要为针头,其次安瓿,其他包括刀片、口罩钢丝等。见表1。
表1 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类型构成比
项目
种类次数构成比(%)
针头 34
安瓶 23
其它 6
调查结果发现临床护理人员工龄与锐器伤发生有相关性,工龄越大发生锐器伤的概率越低。见表2。
表2 工龄与1年内发生锐构成比
工龄(年) 人数刺伤例数例次(率)
>10 32 15 %
5—10 27 16 %
<5 41 32 %
本次调查显示49名临床护士被刺伤后均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其构成比见表
3。
表3 临床护士采取防护措施构成比
防护措施次数构成比(%)
挤血、流水冲洗、碘伏消毒 38
碘伏消毒 24
酒精消毒 1
3 讨论
医务人员的皮肤被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污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3]。临床护士每天完成大量注射、采血、输液等护理操作的工作。由于接触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等医疗锐器机会多,因此发生锐器伤的概
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