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体会
柳益寿(延吉市朝阳川镇中心卫生院吉林延吉 13340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379-02
【摘要】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可大大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血糖监测可直接了解机体实际的血糖水平,及早发现低血糖以提供血糖信息,便于医患共参与与治疗和管理。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自我监测
糖尿病患者应对其血糖水平进行严格的药物控制治疗,控制患者的血糖数值就可有效控制患者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其可明显地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应指导患者或家属的血糖应进行全天的血糖水平监测。现今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能进行血糖自我监测,对糖尿病患者也宣传综合的治疗方法,治疗的方法应多种形式配合,有药物、运动、饮食控制、监测、教育等。这其中对患者进行血糖的监测尤为重要,其可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监测,出现问题立即给予应对措施。
1 对患者进行血糖水平控制的标准
对患者进行血糖水平控制的标准是各项指标应控制在正常的数值范围内,其控制的项目有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等。控制此类项目可明显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可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对患者进行控制血糖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故患者应加强对其血糖数值的自我检测。
2 血糖检测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于采用自我检测。血糖检测是对疾病监控的最有效的方法,其要比对患者进行尿糖检查更加准确的反映。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发生低血糖。有资料显示,目前仅有少数患者使用自我坚持,医护人员应当努力使患者加强自我检测。阻碍自我检测的因素包括:(
1)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自我检测结果的正确运用以及它对健康的益处理解不足;(2)检测材料的价格;(3)患者因用针头取血而感到心理和生理的不适;(4)测试时间及身体状况不便和技术的复杂性等。
在不同的时间段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的重要意义
凌晨/早餐前(空腹)血糖反映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此时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可能正常。建议在静息状态(宜禁食。禁药,不宜过度消耗体力)下检测。
餐后血糖反映人体餐后胰岛素的分泌,即增加糖负荷后机体追加胰岛素分泌的能力,在进行药物治疗或饮食控制期间尤其需要观察的重要指标。
运动前后血糖激烈运动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糖随之升高,随着时间推移和体力消耗,血糖将降低,甚至会引发低血糖。运动前后的血糖值是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的依据。
睡前/凌晨3点左右患者的血糖过高或过低,次晨都会出现高血糖现象,但处理方法截然不同,建议睡眠中有明显不适的患者增加此时血糖观察次数,以知道治疗。
感冒等急性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不稳定时的随机血糖此时机体处于非正常状态,又有其他药物的作用,血糖比平时波动大,加强血糖检测,将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
血糖检测的时间安排睡前、三餐后2小时、空腹5个时间点各检测一次,统称血糖5点法。睡前或夜间、三餐后2小时、三餐前7个时间点各检测一次,统称血糖7点法。
3 标本差异
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