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洛阳市第二中医院471003 张洁
【主题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我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5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通过对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56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接受训练时均意识清,无感觉性失语,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39~75岁,脑梗死44例,脑出血12例,住院时间为10~55天,平均21天。
吞咽障碍分级标准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法[1],病人取端坐位,将30ml 温开水以常速喝完,根据饮水结果进行分级。Ⅰ级:一次喝完无呛咳,本组无;Ⅱ级:分2次或2次以上喝完无呛咳,本组6例;Ⅲ级:一次喝完但有呛咳,本组21例;Ⅳ级:分2次或2次以上喝完有呛咳,本组23例;Ⅴ级:不能全部喝完,呛咳明显,本组6例。
护理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非常重要,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3次,唇部干燥者可涂石蜡油。本组患者56例中,有4例发生口腔溃疡,给碘甘油涂患处,5-7天均痊愈。
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一般病情较重,躯体功能受损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56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均有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其中18例感到康复无望,出现焦虑、抑郁、自弃等情绪。6例因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不融洽,发病后得不到家人的关怀,出现自弃,甚至厌世的情绪。5例对疾病治疗期望值过高,经一段时间治疗未达到理想效果时,出现急躁、拒食等现象,
因此应加强心理护理,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通过治疗、康复,各种功能障碍可得到很大改善。在患者进食过程中,护理人员运用巧妙的语言积极暗示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其安全感,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摄食训练(1) 摄食前训练:56例患者中42例经治疗病情相对稳定,8例意识转清后进行摄食训练,6例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者,为了维持其基本营养,早期插胃管鼻饲流质饮食,并着重进行与摄食-吞咽有关的器官功能训练,采用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训练,2次/天。具体操作:用棉签蘸冰水在前腭弓部左右交替摩擦5~8次,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因为前口腔咽部存在着机械和温度感觉受体,最具有促进吞咽作用,冷刺激可提高吞咽发生的敏感性和速度,使吞咽功能得到强化。(2)摄食体位:能坐起的患者取躯干垂直、头正中位,颈轻度向前屈曲,这种体位可达到最大气道保护。不能坐起的患者抬高床头30°~40°或半坐卧位,严防吸入性肺炎发生[2]。进食后保持该体位30-60分钟,再恢复原位,防止因体位过低食物反流发生误吸。(3)食物的形态:应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选择食物的形态,原则为先易后难,糜烂食物最易吞咽,固体食物最难吞咽,液体食物最易误吸,糊状食物不易误吸。进食顺序应按照糜烂-糊状-固体-液体。此外,也要注意选择的食物能刺激吞咽感受器,温度、质地、体积和味道都能帮助诱发吞咽,物质的外表和气味要好,应避免粘性、干燥、难以咀嚼或在口腔中分散的食物。(4)食物在口中的位置进食时应把食物置于口腔最能感受的位置。原则上应将食物置于侧舌后或健侧颊部,这样有助于食物的吞咽。(5)喂食者要有耐心,应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进食时间,选用小金属勺喂食,每次患者吞咽后,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