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自评报告
二○○七年十一月
目录
学校概况 1
第一部分办学指导思想 4
一、学校定位与规划 4
二、办学思路 7
第二部分师资队伍 13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13
二、主讲教师 17
第三部分教学条件与利用 22
一、教学基本设施 22
二、教学经费 31
第四部分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33
一、专业 33
二、课程 39
三、实践教学 47
第五部分教学管理 53
一、管理队伍 53
二、质量控制 56
第六部分学风 63
一、教师风范 63
二、学习风气 66
第七部分教学效果 77
一、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77
二、毕业论文(设计) 82
三、思想道德修养 86
四、体育 91
五、社会声誉 93
六、就业 96
第八部分办学特色 101
第九部分评建工作情况 112
第十部分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16
学校概况
宜春学院是2000年合并组建的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是一所有着长期办学历史,又有着崭新发展历程的省属高等院校,是拥有800多万人口的赣西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大学。
学校所在地宜春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地理位置略偏远。作为老区,宜春人民在大革命时期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作出了极大牺牲。建国后,宜春的经济、文化均得到较快发展,成为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江西省双拥模范城、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由于地处老区,且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宜春市的经济发展仍然落后于东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比较薄弱,高等教育在省内外相对落后。
学校的前身是原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宜春师专的前身是宜春大学,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宜春医专的前身是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9月25日成立;宜春农专的前身是宜春农学院,1959年6月创办;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于1979年。以上四所学校,在其悠久的办学历史中,都为国家尤其是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2000年1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上述四所学校合并组建宜春学院(以下简称“合并”)。
学校合并之初,本科办学条件基础比较薄弱,在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都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合格标准有一定差距。升本之后,全校师生员工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群策群力,励精图治,使学校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稳步提升。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数16762人,折合在校生数17496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继续教育校区等4个校区,(合2040亩),㎡;㎡,㎡;,㎡;,;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座位数共10675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64
个;校内外实习基地185个;,,生均131册()。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基本能够满足学校目前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学校一贯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师资规模逐年扩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学校现有在职教工1358人,其中专任教师951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人员297人,博士、硕士共39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学校先后聘请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院士、博导、教授、博士担任兼职、客座、名誉教授。
学校现设有17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1个实验中心,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2007年批准设置的两个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探索,学校初步形成了以文、理、医、农为主干,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高职)教育;以普通教育为主,兼办成人教育的办学格局。
学校始终将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置于学校工作的核心地位,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近年来,在狠抓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学校着力建设并建成了一批优质课程,其中省级优质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46 门。2004年以来,教师有关教学研究方面的省部级以上立项课题有101项;公开发表相关教改论文572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