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输血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
刘雪莲(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输血科 22430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5-0346-02
【摘要】输血在临床上作为治疗和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许多情况下作为必不可少的替代的救死扶伤的重要措施,但是和其他治疗方法一样,输血除能治疗疾病外,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过失,因此,输血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输血科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科室,负责用血的技术实施和技术指导,确保供血、储血、配血和科学合理用血的措施的执行,我院输血科规范管理,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输血安全。
【关键词】输血科输血安全措施
,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输血科工作责任心,建立健全输血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范,切实加强输血人员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执行用血申请及登记制度,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及质量考核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有效地控制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安全;输血科工作人员在标本采集、核对、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时,应做到谨慎、细致、准确。日常在配合临床抢救、手术紧急用血时,要求速度快、时间紧,争分夺秒地完成,上述工作,其环节简单,但必须有严谨的工作程序,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安全,血液成分的进出库要认真核对,把好质量关。进库前要认真验收,包括运输条件、血袋外观、包装是否完整、标签填写的字迹要清楚齐全(包括供血者条形码号、血型、容量、采血制备日期、有效期、储存条件及编号)。凡不符合要求者不得入库,并填写回执单(四联单),与中心血站分别保存。储血冰箱应定时检查并记录温度,确保储存条件,纳入各班交班记录。发放血液时应认真填写登记,包括血袋采血日期、供血者条形码、血型、受血者输血日期、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位号、血型、用量、交叉配血结
果、配血核对者、领血人签字及领血时间,输血科所有记录保存十年。
,减少医疗纠纷,保障输血安全。输血科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并且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所以,输血科人员必须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执行录归档备查,保证临床合理安全用血,减少医患纠纷及杜绝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输血安全。
,细心做好技术工作。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继续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积累经验,掌握现代输血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素质。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输血科最关键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要细心谨慎,思想高度集中,养成有秩序的良好的工作习惯,严防差错发生,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交叉配血前应复检受血者、供血者的ABO血型(正反血型)及RH血型。
交叉配血试验既可复查血型是否正确,又是决定能否输血最后把关,是保证安全输血的重要措施。观察结果时,必须注意是否有溶血现象,已发生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交叉配血试验。配血离心后的试管不可大力震摇,以免造成凝集的散开,如遇弱凝集或肉眼观察未凝集反应结果,要用显微镜仔细观察,以区分特异性
输血科输血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