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刀
一
刀不仅是一种武器,而且在俗传的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
可是在某一方面来说,刀是比不上剑的,它没有剑那种高雅神秘浪漫的
气质,也没有剑的尊贵。
剑有时候是一种华丽的装饰,有时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刀不是。
剑是优雅的,是属于贵族的,刀却是普遍化的,平民化的。
有关剑的联想,往往是在宫廷里,在深山里,在白云间。
刀却是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人出世以后,从剪断他脐带的剪刀开始,就和刀脱不开关系,切菜、裁
衣、剪布、理发,修须、整甲、分肉、剖鱼、切烟、示警、扬威、正法,这
些事没有一件可以少得了刀。
人类的生活里,不能没有刀,就好像人类的生活里,不能没有米和水一
样。
奇怪的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刀远比剑更残酷更惨烈更凶悍更野蛮更刚
猛。
二
刀有很多种,有单刀,双刀,朴刀,戒刀,锯齿刀,砍山刀,鬼头刀,
雁翎刀,五凤朝阳刀,鱼麟紫金刀。
飞刀无疑也是刀的一种,虽然在正史中很少有记载,却更增加了它的神
秘性与传奇性。
至于“扁钻”是不是属于刀的一种呢?那就无法可考了。
三
李寻欢这个人物是虚构的,李寻欢的“小李飞刀”当然也是。
大家都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李寻欢这样的人物,也不可能有“小
李飞刀”这样的武器。
因为这个人物太侠义正气,屈己从人,这种武器太玄奇神妙,已经脱离
了现实。
因为大家所谓的“现实”,是活在现代这个世界中的人们,而不是李寻
欢那个时代。
所以李寻欢和他的小李飞刀是不是虚构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物
是否能够活在他的读者们的心里,是否能激起大家的共鸣,是不是能让大家
和他共悲喜同欢笑。
本来谁也不知道李寻欢和他的飞刀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可是经过电影的
处理后,却使得他们更形象化,也更大众化了。
从某一种角度看大众化就是俗,就是从俗,就是远离文学和艺术。
可是我总认为在现在这么样一种社会形态中,大众化一点也没有什么不
好。
那至少比一个人躲在象牙塔里独自哭泣的好。
四
有关李寻欢和他的飞刀的故事是一部小说《飞刀,又见飞刀》这部小说,
当然也和李寻欢的故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是他们之间有很多完全不相同的地方。
——虽然这两个故事同样是李寻欢两代间的恩怨情仇,却是完全独立
的。
——小李飞刀的故事虽然已经被很多次搬上银幕和荧光幕,但他的故
事,却已经被写成小说很久了,“飞刀”的故事现在已经拍摄成了电影了,
小说却刚刚开始写。
这种例子就好像萧十一郎一样,先有电影才有小说。
这种情况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枝节,使得故事更精简,变化更多。
因为电影是一种整体的作业,不知道要消耗多少人的心血,也不知道要
消耗多少物力和财力。
所以写电影小说的时候,和写一般小说的心情是绝不相同的。
幸好写这两种小说还有一点相同的地方,总希望能让读者激起一点欢欣
鼓舞之心,敌忾同仇之气。
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写小说的最大目的之一。
——当然并不是全部目的。
五
还有一点我必须声明。
现在我腕伤犹未愈,还不能不停地写很多字,所以我只能由我口述,请
人代笔。
这种写稿的方式,是我以前一直不愿意做的。
因为这样写稿常常会忽略很多文字上和故事上的细节,对于人性的刻划
和感伤,也绝不会有自己用笔去写出来的那种体会。
最少绝不会有那种细致婉转的伤感,那么深的感触。
当然在文字上也会有一点欠缺的,因为中国文字的精巧,几乎就像是中
国文人的伤感那么细腻。
幸好我也不必向各位抱歉,因为像这么样写出来的小说情节一定是比较
流畅紧凑的,一定不会有生涩苦闷冗长的毛病。
而生涩苦闷冗长一向是常常出现在我小说中的毛病。
于病后,
非关病酒。不在酒后。
古龙
在昔年某一个充满了暴力邪恶动乱的时代里,江湖中忽然有一种飞刀出
现了,没有人知道它的形状和式样,也没有人能形容它的力量和速度。
在人们心目中,它已经不仅是一种可以镇暴的武器,而是一种正义和尊
严的象征。这种力量,当然是至大至刚,所向无敌的。
然后动乱平息,它也跟着消失,就好像巨浪消失在和平宁静的海洋里。
可是大家都知道,江湖中如果有另一次动乱开始,它还是会出现的,依
然会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信心和希望。
江湖一怪侠
——代《古龙作品集》序
罗立群
古龙,原名熊耀华,生于年,卒于年月日,终年岁。
古龙从小身世飘零,性格孤独沉郁。他岁时,从香港到台湾读书,
岁时,因父母离异,生活陷入困境,靠朋友接济和半工半读就读于台
湾淡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他曾在台北美军顾问团任过职,后开始写武侠
小说。
古龙一生“仗剑江湖载酒行”
【文学历史类】天涯·明月·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