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命科学的两面性.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因研究的两面性
----《生命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姓名:****
学号:*****
学校:******
学院:******
学系:*********
日期:******
摘要:20世纪初,只有少数人认识到原子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同时也能造成难以想象的危害。同样的一幕在21世纪初重演。基因解密确实可以带来灵丹妙药,但同时也正在掀开"潘多拉的盒子"。在盒子开启之处,人们似乎隐约可以窥见一道道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难题正在准备飞出。难怪美国伍斯特工艺研究所宗教和社会伦理学教授汤姆·香农警告说:基因组图谱的绘就,促使人们对隐私权、保密权等伦理道德问题加以重新思考。
关键词:基因,隐私,疾病,歧视,长寿。
?
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和今后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将提供出人体的细节,使我们充分了解和认识自身。在草图中绝大多数基因看起来是标准的复制品--%的相同基因组成,%造成的。当科学可以在基因上揭示人与人的不同,人类的隐私就到了基因层面。
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基因组所含遗传信息是否具有隐私权呢?伦理学界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人类基因组具有多样性,每个人的基因组因某些基因的细微差异而各具特色;另一方面每个人的基因组中或多或少含有脆弱的基因或不正常的基因,它们有给人带来不良后果的潜在可能性。基于这些原因,个人的基因组信息是不能暴露的,否则有可能直接危害其自身利益和生存空间。
基因研究的长期目标就是给每个人创造一个基因身份证,人们就可以通过"基因肖像"明白自己的健康面临什么危险,什么样的治疗是最有效的。但是,正如基因研究已经展示的,基因可以提供的信息太多了,不仅仅是揭示疾病的产生,也决定着头发的颜色、胖瘦、视觉甚至是某种人格特征。于是,人们不能不担心,在这个商业化的时代,有一天某个公司就会获得基因信息技术,然后有一天管理人员的挑选标准就变成了由基因特征进行选择,保险公司恐怕有一天要通过基因信息来挑选客户。精明的商人希望基因档案为他们干任何事,这实在令人恐惧,人们需要保护自己,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基因隐私。
但基因隐私问题也有两面性。因为在某些情况下,透露自己的基因信息,也许会给个人带来好处。譬如,假如你有证据表明自己在遗传上天生就对某些物质过敏,那么将有助于你说服老板给你换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去年冬天,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一个行政命令,禁止联邦部门机构在雇佣和解雇人员时使用基因信息。美国国会也正在进行立法,以保护那些在私人部门工作的人。但是,在美国参众两院立法进展非常缓慢,而其他国家可能还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就目前而言,人类基因组序列仍是一部"天书",但就将来而言,这部天书终究会变成一部人类遗传的"活字典"。届时,从这部字典里查到的某种基因或其变异体与这种疾病有关联,就可能给携带此种基因或其变异体的人带来灾难性后果。譬如,假如掌握了病人遗传密码的医生确诊说,这个20多岁的人50岁会患一种致命的疾病。谁该知道这个消息呢?是患者本人、他的亲属、老板还是保险公司?
基因组信息的医学解释,有时会与心理压力及名誉损害等直接相关。即使此人并不生病,也有可能使其一生都在无形的精神压力下度过。有的时候政府机构

生命科学的两面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