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 生产者服务贸易对浙江制造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引言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各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快速增加,发展到80年代,各发达经济体已逐渐实现了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根据周燕(2009)[1]等人的实证分析表明,在现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已成为了服务贸易的主要净顺差国,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则更主要依赖于进口,特别是对高端服务。在服务贸易中,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于一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生产性服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从企业内部服务部门逐渐分离出来的,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人力资本和中间投入的特点。任会利(2010)[2]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的产业关联性强,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对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而刘志彪.(2004)[3]也认为,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是现代产业发展中竞争力的基本源泉。
但值得注意的是,李江帆和毕豆豆(2004)[4]和顾乃华(2006)[5]等人认为,生产者服务的特性和功能并非静止不变,而是经历不断凸现和强化的过程。如表1所示,在工业时代,由于生产性服务越来越广泛地被动参与到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它的角色逐渐从具有润滑剂效果的管理功能,转变成一种有助于工业生产各阶段更高效运营以及提升产出价值的间接投入。在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工业生产,而且仰仗于各个经济部门,生产性服务更全面地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而成为新型技术和创新的主要提供者和传播者,具有更多的战略功能和“推进器”效果。
表1 生产者服务在先进的生产系统中角色的演变资料来源:李江帆,[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16-19[9]
20世纪50年代70 年代
20世纪70年代90 年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管理功能(“润滑”效果)
促进功能(“生产力”效果)
战略功能(“推进器”效果)
*财务
*总量控制
*存货管理
*证券交易
*管理咨询
*市场营销咨询
*咨询工程(咨询业)
*商业银行
*房地产
*信息和信息科技
*创新和设计
*科技合作
*全球金融中介
*国际性大项目融资服务
围绕着生产者服务的概念、发展规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制造业的关系等主题,众多学者对生产者服务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产者服务贸易对于一国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对制造业的影响日益凸显。因而本文拟在生产者服务贸易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这一主题下,对中外相关文献进行评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生产者服务的相关研究
生产者服务,又称生产性服务,(1966)[6]于1966年提出,之后经过美国经济学家Browning和Singelman (1975)[7]的发展而得到深化。他们认为,生产者服务是指生产者在市场上购买的,被企业用作生产商品与其他服务的中间服务。而在对各种服务划分的实际运用中,不同学者对于生产者服务业具体包含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看法。如表1所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性服务的外延越来越全面,尽管理论界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具体分
生产者服务贸易对浙江制造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