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研究专业: 会计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选题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已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公允价值从1998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初次涉及算起至今,在我国的发展演变可谓是“一波三折”。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出台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将公允价值重新引入,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是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因此公允价值问题重新成为国内外学者们所关注的对象。对于本课题,我国目前仅仅在形式上而非实质上广泛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各学者们也有做过相关研究,主要是从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以及国内外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应用的对比情况来分析公允价值的具体应用现状与对其的评价,虽然公允价值应用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在会计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其发展前景却是光明的。(二)选题的意义当前,虽然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得到了大胆而谨慎的应用,但我国理论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一个标志。公允价值最真实地反映了交易的实质,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及其目前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体现和在企业实务中的运用,促进公允价值的发展成熟;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了解;有助于合理反映市场对企业资产或整体价值的评价,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对探索公允价值会计发展趋势,完善公允价值理论,促进会计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形势下,公允价值问题一直受到学者们的持续关注。目前,对公允价值的争论主要在于引入公允价值的必要性问题以及公允价值应用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利弊。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的必要性、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与实务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公允价值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公允价值的应用虽然受到诸多的争议与怀疑,不可否认的是它有其自身的优势,能不同程度地促进会计计量方法的发展。我国目前多注重于公允价值理论的研究,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发现缺陷并加以完善,其发展前景依然是光明的。我国有关公允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一般借鉴美国的研究成果,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个原因可能会使我国学者对公允价值产生不同的认识。目前“公允价值与其他几种计量属性的关系”是我国学术界有关公允价值研究中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而与其密切相关的是“公允价值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计量属性”。对此,我国学术界的各种看法主要包括:公允价值本身不是一种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以及公允价值是一种全新的复合会计计量属性。王建成、胡振国认为公允价值是现行市价计量属性的拓展,在一定条件下,现行市价、现值、可变现净值都可以看作是公允价值,为交叉关系。赵鸿雁认为应该从狭义和广义上阐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问题。从狭义上说,公允价值反映一种模拟市场价格,在未交易和非清算情况下采用各种估价技术进行近似市场定价方式评估,以反映报表截止日各项资产或负债的静态价值。此时,公允价值作为独立的计量属性。毕茜、冯乐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会计计量属性体系的总称。在进行公允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