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分析及干预
隋红叶周扬张丽婷
威海市中医院急诊科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存在的护理风险及预见性干预措施。方法:对院前急救护理风险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预见性干预措施。结果:提高了急救的护理质量,降低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干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
院前急救处于急救医学的最前沿[1],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服务窗口。医院通过院前急救将医疗服务延伸到发病现场,以缩短病人无治疗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在具体实施当中多方面因素有可能危害病人或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使院前急救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
1、护理风险
:
:如:护士不能一针见血、抢救仪器设备应用不熟练等都导致医患之间矛盾激化。
:院前急救时的患者病情紧急,护士专注于抢救治疗,对患者缺少同情心、服务不周到、不注意语言表达,语态、语速不和蔼等都将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知情同意:护士在院前抢救使用急救仪器设备时未告知患者及家属目的及存在的风险等措施,未取得知情同意,以致意外发生,引起纠纷。如:除颤仪导致皮肤灼伤,心肺复苏机导致肋骨骨折等。
:
:急救仪器未定期检修或存在质量问题,在院前急救时,仪器突然出现故障也常引起纠纷。
:急救电话占线或120指派系统故障,接收120任务延误等都存在纠纷及投诉风险。
:救护车车况不佳、保养不到位,中途发生故障,或车速过快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引发交通事故,直接影响是否能及时到达出诊地点甚至有可能对医护人员造成人身安全危害。
、工作缺乏标准的指引或工作流程欠缺科学性、操作规程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交接程序不规范、不严谨等均影响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
,工作质量、护理安全受护士素质的影响波动较大,风险系数高,容易发生不受管理者掌控的状况。
,未询问清楚地址、有效标志物或出车时遭遇堵车将导致出诊不能及时到位,延误对病人的救治。
,有可能因围观群众而影响施救工作开展。
在道路中央或高速公路施救,在易燃易爆环境、未绝缘环境操作急救机器,救治现场富有毒气体时未采取防护措施等,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危害病人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2、预见性干预措施
,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选择具有沉着、冷静心理素质、在临床各科轮转3年、具备一定理论经验和应急能力的护士作为院前急救的护士。
,做好与病人或家属的沟通,尊重病人的各项合法权益,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做好病情与诊疗知情告知,征得病人或家属签字同意,完善有关
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分析及干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