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盈余管理与盈余稳健性关系研究【文献综述】.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盈余管理与盈余稳健性关系研究
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前言部分
盈余质量,作为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系统中的热点研究对象,是相对于投资者、债权人而言最具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如何评价和分析公司盈余质量不仅是一项重大的学术性主题,也是具有实务意义的话题。到目前为止,关于盈余质量及其相关管理的研究众说纷纭,然而学术界对其评价标准和具体的管理操纵举措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由于在我国新兴资本市场环境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影响公司盈余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重点讨论了盈余管理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盈余管理的必要性,还就如何甄别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将从盈余质量的定义与概念、盈余管理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让保持盈余的稳健性三方面进行探究,从而在认识和揭示盈余质量的本质和基本层次框架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合理的盈余质量管理举措来确保其长期的稳健性,为保证高质量、长稳定的盈余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二、主体部分
(一)盈余质量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盈余质量为会计信息中最敏感、相关性较强的一部分,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评价标准。
林进(2009)认为,盈余质量的定义,即决策有用观:盈余质量指盈余信息的投资者决策相关性,即当期或历史盈余预测未来现金流的能力。并分析了这个定义中的两层含义。即盈余质量应包含两层含义,真实性与合理性:(1)会计盈余与真实盈余的匹配程度。反映过去会计期间账面盈余的真实性(2)会计盈余的合理性,由于盈余管理,会计政策的选择等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合乎会计法等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使得当期的盈余最有利于企业,但是这样的盈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预测价值,因此,高质量的盈余不仅要真实更应该合理,而合理的盈余则应该有良好的结构,较高程度的现金保障度,以及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李林(2007)认为,盈余质量即收益质量,是指报表被认为合格产品的情况下,损益表损益额能有报表使用者直接使用的程度或放心使用的程度。
刘筠童(2007)认为,企业盈余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股东、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利益关系人进行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评价企业管理者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李昊珈(2006)认为,盈余质量应包括两层含义:(1)与真实盈余的匹配程度,反映过去会计期间账面盈余的真实性;(2)与企业未来净现金流量数额、时间、必然性的匹配程度,这主要取决于历史盈余的现金保障水平及其持续性、安全性和成长性。
汝莹(2005)认为,经济收益有“理想收益”之称。但是经济收益的计量实际操作性不强。会计收益特征为“三位一体”。相对于经济学上的收益理论来说会计收益更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它是一种“现实收益”。但面临新经济时代,传统的会计收益理论显得无能为力:它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收益。由此,经济增加值理论和全面收益理论应运而生。EVA是一定时期的企业税后经营净利润与投入资本的资金成本的差额。
Dechow 和Schrand (2004)认为,高质量的盈余需要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反映现在运营状况;第二是未来运营状况的良好预测指标;第三是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因此,当盈余是高质量时,它会:更加的

盈余管理与盈余稳健性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问道九霄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