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教案)
李建辉
教学要点:
1 疏通课文,完成文课后言基础练习题(练习二)
2 在自读基础上学习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练习三)
3 结合学生提问,深入品味课文语言,理解其思想观点,并能给予评析。(练习一)
第一课时(2007年3月21日 星期三)
内容:课文预习,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疏通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步骤
一 导入 由口头作文引入到“学习”的话题
二 学生自读十分钟,教师巡视,并逐段展示,原文与译文
三 分小组,将课后练习二中的所有例句,准备抢答。
四口头翻译习题中例句,并回答有关文言句式方面的提问,逐句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二 文言文基础知识
1 翻译下列各句,看看它们与现代汉语语序有何不同
① 贤哉,回也!
译:颜回是多么贤德的人啊!
追问:这个句式有什特点?
(明确: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不过现代汉语中也有大量的句式,其实它们都是为追求一种表达效果而“临时”倒装的,这和语法上讲的那种“常态”的倒装是不同的。)
② 何以谓之“文”也? 译:为什么称他为“文”呢?
追问:这个句式有什特点?(明确:介宾倒装句;宾语“何”前置在介词“以”前面)
③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译:不能培养道德,不能研究学问。
追问:这个句式有什特点?(明确:宾语前置句;宾语“德”“学”通过结构助词“之”分别前置在介词“不修”“不讲”的前面)
④ 莫我知也夫! 译: 没有谁了解我啊!
追问:这个句式有什特点?(明确:否定句的宾语前置;宾语“我”前置在动词“知”前面)
⑤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译: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人。
追问:这个句式有什特点?(明确: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子路”后置在动词“问”后面)
⑥ 蚓无爪牙之利。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追问:这个句式有什特点?(明确:定语后置;定语“利”后置在中心词“爪牙”后面)
2 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
(1)焉
必有忠信如丘焉。译:在那里一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兼词,相当于“于此”)
焉知来者之不今也?译:怎么知道后来的人就不如现今的人?(疑问代词)
就有道而正焉。译: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代词,代“正”的宾语)
我无能焉。译:我没有能够做到。(语气助词,可以不译)
人焉廋哉。译:人哪里能隐藏得自己呢?(疑问代词)
(2)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博学而无所成名。译:学问渊博,因而不能在任何方面来成就名声。
后即为人所制。译:后来即被人所制服了。
所在皆是也。译:(这种情况)到处都这样。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的强盗攻入以及发生意外情况。
五 收集学生质疑点,整理如下:
文科班
2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是骄傲的口吻还是谦恭语气?(杨杏萍)
2 4 孔子说“毋意”,却说“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这“必”不是“主观揣测”吗?(周玉冰)
4“抑为之不厌”能译成“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吗?(葛璎萍)
6孔子提出的“四绝”,彼此有什么联系?(黄裕鑫、杨杏萍)
8为什么
粤教版选修《敏而好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