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大田煤矿
矿井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预案会审
会审意见:
矿长:
总工程师: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技术员:
编制:
会审时间:
矿井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总则
第一节、编制目的
为增强我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科学、快速、有效、安全地处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规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程序,进一步加强我矿对矿井水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对各类事故、灾害的应变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大田煤矿矿井防治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第二节、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煤矿安全规程》、《四川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元市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旺苍县乡镇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第三节、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矿水灾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工作。
第四节、应急原则
制定矿井水灾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措施遵循以下原则:
救人优先的原则;
防止事故扩大,缩小影响范围的原则;
保护救灾人员生命安全的原则;
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
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
北碚大田煤矿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大田村,1993年10月转制为乡办煤矿,1999年政策性转制为现大田煤矿,现属于重庆程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矿可采煤层为K6、k8煤层,,,煤层赋存较稳定。
矿井开拓方式为主平硐加暗斜井,现我矿属技改扩能矿井,无采煤工作面。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风机为FBCZNO ,配套电机37kw。
矿井供电为双回路,地面10kv至矿区,降为660伏下井供设备运输运转,
大田煤矿经多年开采资料统计,主要灾害为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水、顶板、火灾等。
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矿山地处渝东弧形岭谷中低山、丘陵地带,矿区地貌主体属褶皱山系,山脉走向与构造轴向大体一致,为23°~33°。二、三叠系组成的背斜山呈北高(标高850m)南低(标高700m)之势。二叠系龙潭组于背斜山脊中形成狭长凹地,三叠系展布于背斜山两翼。其中,飞仙关组串珠状谷坡;嘉陵江组石灰岩呈宽缓的侵蚀、溶蚀槽谷,并零星分布有丘峰、溶洞、落水洞等岩溶地貌,对应地表无汇水洼地等地表水体。
对本矿有直接影响的含水层是煤层上覆的龙潭组第四段石灰岩和长兴组石灰岩含水层,煤系地层含水性较弱,为相对隔水层。长兴组含水层厚61m,浅部岩溶发育,为强含水层。矿井开采K8煤层后,其冒落裂隙带已进入龙潭组第四段石灰岩,所以龙潭组第四段石灰岩是矿井的主要充水含水层。
矿井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通过含水层露头渗漏补给,其次为老窑及采空区积水。除此之外,该矿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裂隙较多,所以矿井揭穿断层裂隙水的可能性较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根据调查,矿井现正常涌水量15m3/h,最大涌水量35m3/h,按地质比拟法预计矿井开采至最低(+290m)水平时正常涌水量为25m3/h,最大涌水量为58m3/h。
第三节井田周边及其水力性质
大田煤矿位于川东平行岭谷西缘,观音峡背斜北段,处于中低山山地斜坡地带。矿区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北端最高峰山顶标高+860m,槽谷最低标高+500m以下,地形相对高差约360m。地形坡度较陡,有利于地表水排泄。
矿区内无大型地表水体和重要建(构)筑物,一般建筑物稀少。地表顺向坡和冲沟发育,地表水以季节性溪流为主,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
第四节矿井充水条件
(1)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大气降水通过地表采动裂隙,构造裂隙等进入含水层,再通过导水裂隙,进入巷道和采空区。
1)含水层水对矿井开采的影响
龙潭组第四段石灰岩和长兴组石灰岩为矿井开采煤层上覆含水层,含水性较强,但富水性中等。煤层开采后,含水层水主要通过采空裂隙、构造裂隙补给矿井,对矿井生产有一定影响。
2)大气降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大气降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大气降水直接制约矿井涌水量的大小,枯季水小,雨季水量明显增大。矿井涌水高峰值一般在暴雨或持续降雨后3~5小时出现,大气降水是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之一,开采时应注意雨季防洪。
3)老窑及采空区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矿井老窑和采空区水下渗,通过矿井平硐排泄,无积水,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
4)断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矿井断层发育,以压性断层和平移断层为主,由于矿井
北碚大田煤矿矿井防治水应急救援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