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ppt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党的农村政策解读
汪小培
“求中国国家之新生命必于其农村求之;必农村之有新生命而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焉。”
――梁启超
目录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遭遇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一、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遭遇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从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作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
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发展阶段的标志: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0美元以上;二是非农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5%以上;三是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占60%以上;四是城市化水平达到40%以上;五是工业部门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体系,包括拥有比较完整的工业部门、工业产品品种和基础设施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第二,从整个社会的氛围看,农业和农村工作成为全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共识正在形成
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为了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2004年以来的中央连续六年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二是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农林牧渔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农、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看,农业比重不断减少,林业、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主要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全国已经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花生、小麦带;长江流域油菜带;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的棉花产业带。畜牧业生产也更加向区域化集中发展。四川、湖南等13个生猪主产省猪肉产量已占到全国的75%以上。内蒙古、黑龙江等7个奶业主产省牛奶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
三是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1978-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761元,扣除物价因素,平均每年增长7%以上
四是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到2007年末,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518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达到41153千公顷,机电排灌面积增加到37762千公顷。
农村交通、电力和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目前,全国通公路、电话、通电和能接收电视信号的行政村的比重均已达到95%以上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a
  • 文件大小256 KB
  • 时间2018-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