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苑磨憨四季花都地产项目
规划设计任务书
2011年6月
目 录
1 项目概况
2 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3 主要产品设计要求
4 设计成果要求
5 设计时间计划
1 项目概况
项目区位
锦苑磨憨四季花都项目用地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东南边沿的磨憨镇,毗邻磨憨边境贸易区和老挝磨丁口岸,处于云南省与中南半岛的枢纽部位,和中国向东南亚实施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位置。
项目用地距离云南省省城昆明市约701公里,距离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市约181公里,距离勐腊县城约60公里;距离中国同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磨憨口岸不到一公里;出国境经老挝磨丁口岸至老挝南塔省省府南塔约62公里,至老挝古都琅勃拉邦约285公里,至老挝首都万象约702公里。从宏观区域看,项目用地具有较独特的区位优势。
图一:项目宏观区位图
项目用地东侧紧邻的东盟大道(原小磨公路)是中国通往老挝的干线公路和通向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要道;项目用地南侧紧邻正在修
建的昆曼公路磨憨口岸路段。规划中的泛亚铁路中线预计也将临经项目用地后从磨憨口岸出境。
项目地历史沿革和发展机遇
项目所在地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是个西双版纳傣语地名。《勐腊县地名志》注解说:“磨:盐井;憨:富裕;磨憨:富裕的盐井。因以前云南旅游景点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村民常煮盐出售,经济收入可观,故名。”
1992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磨憨为国家一类口岸,也是目前中国同老挝两国之间唯一的国家级口岸;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磨憨向第三国人员开放;2001年5月22日,磨憨边境贸易区正式设立;2002年5月1日开通昆明—思茅—景洪经磨憨至老挝万象的国际班车;2004年9月6日,国务院批准磨憨口岸开展签证工作。
2002年11月4日,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第六届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计划用10年的时间,建成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自由贸易区。2004年1月1日中国取消了从老挝、缅甸、柬埔寨进口的202种农副产品关税。
虽然磨憨口岸开通和磨憨经济贸易区设立已有十多年,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该口岸和配套经济贸易区的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河口和瑞丽等周边口岸和经济贸易区的发展。目前,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务院也于2011年5月批准并出台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伴随着昆曼国际大通道和泛亚铁路中线的规划和修建,磨憨口岸及其周边区域凭借着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将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较大发展机遇。
项目用地范围及规划指标
图二:项目用地范围示意图
项目用地面积及地势
(),地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坡地,落差较明显。
规划指标:
总用地面积: m2;
容积率: -;
建筑密度: ≤25%;
绿化率: ≥45%;
建筑限高: 无限高;
车位配比: 按照规划院设计规范执行;
退缩要求: 按照政府规划红线退缩;
公共设施配套:
规划用地范围内无可保留和保护的古迹和珍贵树木。
项目红线图(另行提供)
项目四至
东至已建成的东盟大道
北至坡地开挖坡脚
南至新建的昆曼公路
西至规划的紫薇北路
道路交通
东侧紧邻东盟大道,双向4车道,路宽40米;
南侧紧邻新建昆曼公路,双向4车道,路宽40米。
项目用地现状
图三:项目用地现状实景图(摄于2011年5月28日)
周边环境
图四:项目用地周边环境示意图
项目周围山地自然植被覆盖良好,临近街区已开发了大量的临街和商业步行街店铺以及低星级酒店。但由于磨憨边境贸易区的商业发展滞后,同时,区域目前缺少旅游景点的依托,缺乏特色文化、娱乐、购物和休闲氛围的营造,已建和在建的店铺和酒店已呈现饱和状态。
2 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项目定位
集仓储、总部基地、高档商务办公、星级特色酒店、特色商业步行街区、主题城市广场、高档别墅群、佛堂寺庙、特色民族村寨和农贸市场等于一体的中型边陲村镇综合体。
项目形象定位
在满足必要的边贸仓储加工、商务办公和商业活动功能的基础上,打造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兼有东南亚异域风情和文化特色,同时,突出四季花卉景观和花卉保健疗养氛围营造的情景四季花园边陲小镇。
围绕当地傣、苗、瑶等少数民族宗教和文化特色,适度引入东南亚一带,尤其是老挝古都——琅勃拉邦的异域文化和商贸,结合四季花卉的街区景观打造和鲜花
四季花都地产项目规划设计任务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