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梅竹精神》教案.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案《梅竹精神》第一课时
----------梅的画法
执教人:朱本广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的表现技法,处于对笔墨表现中的点、线组织,以及人格精神寄托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以梅竹为题材。按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让学生近距离地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知识,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选择清代赵之谦的《梅竹图》导入,与课题呼应然后进入梅花画法的学习。借鉴与临摹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方法,“活动一”安排学生临摹梅花作品,学习和运用笔墨技法,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特点,体会笔墨韵味。
学习本课知识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了解古代文人墨客怎样以物咏志抒发自己情怀的。为以后中国画的欣赏与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传统绘画教学中技法的学习很重要,教材用较大篇幅讲解传统的绘画技法,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枝干和花瓣画法。
2、教学难点:怎样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能够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领悟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用中国画工具、材料,体验画梅的过程与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梅花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精神和热爱生活、大自然以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材料、多媒体课件(带有大量梅花摄影图片和中国画名家构图简洁的梅花作品)。
学生准备:稍大的宣纸和中国画的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用课件出示毛泽东的《咏梅》诗句(不出示诗的题目和作者)同时播放《梅花三弄》古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和红梅的摄影作品。
师问:谁能诵读一下这首诗? 并说出题目和作者。
学生:诵读,并回答问题。
2、教师评价小结:给学生的正确回答和朗诵以表扬。是的毛泽东的诗《咏梅》,并欣赏毛泽东的书法作品《卜算子咏梅》
师问:从这首诗中你能领会到梅花有怎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学生:多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回答。
3、教师评价小结:傲骨凌雪的坚强意志,高洁挺拔的不屈精神。这是诗人用文字语言的魅力表现出了梅花的高尚品质和人格精神。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学习的高贵品质。
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尝试使用中国画工具,运用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来画梅花。表现梅花的这种精神。
板书课题:《梅竹精神》之梅的画法
(二)识梅: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梅花的摄影作品和中国画梅花作品。(《红梅赞》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教师问:从这些照片和绘画作品中,同学们说说你对梅花的认识?(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
1、喜阳、耐旱,先开花、后发叶。一至二月开花,不畏严寒,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颜色多样,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
2、梅花有俯、仰、侧、卧等多种形态,树干有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梅花有五瓣,是五福的象征,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平。
教师:我

《梅竹精神》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