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的污染
长兴的蓄电池污染
浙江长兴蓄电池生产污染环境 500儿童铅中毒
据中新社杭州7月30日电浙江省长兴县号称“蓄电池之乡”。然而,正是这个长兴人引以为自豪的“支柱产业”,却给长兴人民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今年5月初,长兴县林城镇大云寺村民徐兆忠六岁的儿子经常喊肚子痛,并且食欲不振,常常无精打采。于是他便将儿子带作血铅检查。半个月后,化验单上赫然标明的“136微克每升”的血铅含量,令徐兆忠吓了一大跳。因为根据国际医学界的标准,正常人的血铅含量应该是低于100微克每升。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值,都属于铅中毒。然而,一切都还没有结束。5月下旬,大云寺村民纷纷把孩子带到医院进行检查,结果:该村43名儿童有31名铅含量超标。和大云寺村邻近的上狮村、太傅村、东港村的村民在对小孩的血铅标准检查中也发现类似情况。有些村的情况甚至比大云寺还要严重,上狮村24名儿童中有22人发现铅中毒。据统计,目前确定为铅中毒的儿童共有500人左右。村民很快就把铅污染的矛头指向了距离这些村庄只有几百米远的天力蓄电池公司。
浙江长兴蓄电池生产污染环境 500儿童铅中毒
事实上,当地铅污染的现象早有苗头。从2003年起,当地村民就发现,他们养的蚕大量出现非正常死亡,蚕丝产量几乎下降了一半。河里的鱼变成大头怪鱼后逐渐死去。
现在,500名儿童铅中毒事件已经引起了长兴县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抓紧对该事件的调查,加大了对于造成污染企业的治理整顿力度。
铅的危害
成年人铅中毒后经常会出现:疲劳、情绪消沉、心脏衰竭、腹部疼痛、肾虚、高血压、关节疼痛、生殖障碍、贫血等症状。
孕妇铅中毒后会出现流产、新生儿体重过轻、死婴、婴儿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
而儿童经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胃疼、失眠、学习障碍、便秘、恶心、腹泻、疲劳、智商低下、贫血等症状。
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
——以浙江省的三起“群体性事件”为中心
(节选)
冲突
浙江省的三起典型冲突事件
8月20日,在浙江西北部号称“蓄电池之乡”的长兴县,煤山镇多个村庄的农民又围堵当地的一家污染企业“浙江天能电源有限公司”,数千群众与警方发生冲突,双方互掷石块和催泪弹,有多人受伤,两辆警车被毁。事后多名群众被拘留或逮捕,其中数人被判刑。而当天的冲突不过是长兴污染纠纷的新的演进阶段。在此前的6月下旬,由于附近村庄的200多名儿童铅中毒被认为系天能公司的污染所致,数百名村民也曾闯入该厂,反锁工厂员工,要求企业停产或搬迁。双方对峙5天,造成至少4人受伤,最后在地方政府的强力干预下才暂告平息。
浙江省的三起典型冲突事件
长兴县污染状况的恶化始于当地蓄电池行业急速扩张的2003年。在那些紧靠工厂的村庄,空气污染导致村民饲养的蚕大量死亡,蚕丝产量几乎下降了一半;大量污水的排放使得一些河流里的鱼变成“大头怪鱼”,然后逐渐死光;当地的养鸭大户则遇到了鸭蛋孵不出鸭子、种鸭变得“畸形怪状”的现象。地质部门的调查显示,在该县的煤山镇一带,土壤中重金属镉和铅的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而稻谷的含铅量则超过国家标准上限的5倍多。2004年,一些蓄电池厂的工人出现了严重的铅中毒后果:头昏、恶心、呕吐,要么突发冷汗、腹痛。翌年5月,包括天能公司所在的煤山镇的多个村庄在内,长兴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儿童铅中毒现象。
政经一体化格局下的“环境保护”
在最早爆发冲突的东阳,化工行业的利税接近3亿元,其上交的税收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近四分之一。新昌在1990年代初仍属浙江的“贫困县”,到2001则挤进全国“百强县”之列,后来又成为浙江省定“小康县”,这种实力的增长较多依赖于制药关联企业——新昌2003年GDP %由制药业提供,该县的4家上市公司中3家是制药企业,而引发冲突的京新药业拥有全国最大的喹诺酮类原料药生产能力,与另一家污染大户“新和成”同为新昌的利税大户。
蓄电池污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