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
长沙市第一医院曹桂英
1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2
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诊断要点
4
5
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依据
6
健康教育


CONTENTS
治疗原则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传染病。
病原体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单链RNA病毒
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
HIV抵抗力不强,对热及化学消毒剂敏感
病原学
传染源:病人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源传播、母婴传播、其他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高危人群(同性恋或性乱者、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及多次输血者)
流行病学
01
急性感染期
02
无症状感染期
03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
04
艾滋病期
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期
(1期)
较轻微,易被忽略
轻微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畏食、肌肉关节疼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等
检查:
血小板减少
感染后2-6周,血清HIV抗体可呈阳性反应
症状持续约3-14天后自然消失
“窗口期”?
临床表现
无症状感染期
(2期)
无任何症状
检查:HIV、HIV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的抗体
此期持续2-10年或更长
临床表现
全身≥2处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淋巴结)
柔韧,无压痛,能自由活动
肿大一般持续3个月以上,无自觉症状
临床表现
持续性全身淋
巴结肿大期
(3期)
艾滋病期
(第4期)
最终阶段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
表现:
:发热、乏力不适、盗汗、体重下降、厌食、慢性腹泻、肝脾大等
2:神经系统症状
3:严重机会性感染
4:继发肿瘤
5:继发其他疾病
临床表现
血常规检查
免疫学检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此检查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血清学检查:检测HIV-1的抗原为p24,一旦出现,说明有艾滋病的感染。
HIV-RNA的检测:既有助于诊断,又可判断治疗及预后。
病毒分离
辅助检查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469 KB
  • 时间2018-01-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