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95式枪族是中国陆军现役主力装备之一。,无托结构,枪族内通用件占有很大比例,对生产维修十分有利。该枪比之于解放军过去装备的枪械性能有大幅提高,与世界同类步枪比也不逊色,但人机功效方面较差。
95式枪族现已批量装备中国陆军,并经常在各类军演中出现。
小口径枪弹重量小、初速高,在一般的步兵战斗距离内(小于400m)有足够的杀伤力,并且在负荷下可提高携弹数量,在经过论证和试验后,。1987年,我国第一代小口径步枪完成设计定型,(简称87式自动步枪),并开始少量试制,配发部队试用和征求意见。根据部队试用所提的意见,87式自动步枪不能完全满足军方使用要求,,并提出更高的战技指标要求。
此次研制新枪汇集了工厂、院校、研究所和使用部门的科技人员所组成的联合队伍,经过6年时间的研制,新型枪族中的自动步枪和轻机枪于1995年设计定型,分别命名为QBZ95式
(简称95式自动步枪)(简称95式班用机枪)。该枪族于1997年作为解放军驻港部队的配用武器首次露面,后来又增加了短枪管的QBZ95B短突击步枪,这三种武器一般被简称为95式枪族。,不过还没有全面替换81式枪族。
中国在1987年定型了第一代小口径步枪,但性能不能完全满足军方要求。
95式枪族为无托结构,导气式自动方式,机头回转式闭锁,可单、连发射击,供弹具有30发塑料弹匣和75发快装弹鼓两种,机械瞄准具为觇孔式照门。枪族内自动机构件完全通用,步枪与机枪之间通用件占很大比例。通用组件有机头、机框、枪机、复进簧、击发机、发射机、弹匣和弹鼓,以及带杠杆缓冲装置的枪托。通用件的比例高,这对生产和维修十分有利,枪族内不同型号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枪管长度。下表为枪族中三种枪型的对比表:
中国95式枪族。从左至右分别是95式班用轻机枪、88式狙击步枪、95式自动步枪。
SS1109弹相比,弹头重,枪口动能大,中远距离存速能力强,外弹道直射距离也比较远。自动步枪直射距离375m,班用机枪680m。下表为枪管长度相近的95式班用机枪和FN MINIMI轻机枪各自发射的弹头威力对比表:
北约、俄罗斯和中国3种小口径弹外形对比。
,其优点是弹形系数好,在较远距离上存速比较高。
肥皂测试的空腔对比,从左到右分别为:×42mm,×45mm,×39m。,但即使如此,×39mm却要好很多。所以95式步枪的杀伤力要大于81式步枪或56式冲锋枪。
95式枪族采用导气式活塞短行程使自动机获取后坐能量,回转式机头有3个闭锁突笋,机头与枪机框的连接以圆柱体进行,在此圆柱体上有一个连体的开闭锁及前后运动的带动凸起。开闭锁作用面设计在凸起的顶部,后坐带动面设计在凸起的根部。该设计不同于卡拉斯尼柯夫在机头闭锁支撑面的外圆上设立带动凸起的思路,也不同于西方类似结构(如FNC)。
95式枪族机框上的开闭锁螺旋槽的设计借助于M16的设计思路,在开锁螺旋面同直面之间设计一个平滑过渡的空间曲面,采用数控技术逐点编程铣削而成。为便于编程加工,在机体内圆柱体的展开图上给出一个圆弧。这种过渡的结构使开锁撞击大为减少,提高了自动机动力特性。曲线槽前端设计了一个间隙,它可使机头开锁后借助于火药燃气压力先期后坐,实现预抽壳,又可使机头同机体一样具有一个后坐速度,减少了机体带动机头的撞击能耗。
95式枪族的下机匣采用了铝合金槽式结构,优化设计时分析了枪机自动机运动平稳、附加惯性力矩,在射击中机匣所承受负荷也大幅度降低。一般槽式下机匣(以AK结构为典型)尾部有一堵固定“钢墙”,是自动机到位撞击体和上下机匣的连接体,也可作为缓冲装置的支撑体。自动机拆装时,必须在“钢墙”前垂直移动,再平行脱离或进入机匣导轨。但95式枪族采用尾部开通式,用一个活动销子与上机匣连接,上机匣尾部固定一个(轴固定)杠杆式自动缓冲器(连同缓冲器),自动机从导轨中直接平直抽出。
枪管内膛精锻成形,并进行镀铬。枪管节套为合金钢材料,但铝合金下机匣与钢制节套的连接方式没有采用M16的整个圆周的全包容的方式,而是用节套下面的两块平板同槽式机匣两个内侧面相配,以两个空心销子固定起来。这些下机匣的新结构带来的优点是结构紧凑,(而56式冲锋枪“墙”),对全枪长、重量都会带来好处:缓冲器位于可
2、独辟蹊径——中国陆军95式5[1].8毫米班用枪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