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青少年的亲子关系
一、亲子关系的含义及特点
二、亲子关系的发展阶段
三、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特殊性
四、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现状
亲子关系
一、亲子关系
原是遗传学用语,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
就亲子关系的形成来看:
血缘的亲子关系:指父母与自己亲生子女之间的关系。
法律的亲子关系:一般是缺少血缘的关系,如领养子女。
亲子关系
A型:血缘的亲子关系
B型:真实亲子关系,无内心沟通
E型:只有血缘关系,无社会、心理联系
F型:名义上的亲子关系
C型:有血缘关系和心理沟通,但未入籍
D型:收养的亲子关系
依据:生物条件、社会条件和心理条件
G型:因约诺而成的亲子关系
近年来,心理学家倾向于将亲子关系界定为: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互动所构成的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的特点
不可替代性
持久性
强迫性
变化性
不平等性
地位
影响
年龄阶段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只要亲子双方存在,这种关系就永远存在
一旦确定无法变更,没有选择权
成年期
儿童青少年期
二、亲子关系的发展阶段
婴幼儿期
成年前期(青年晚期18—25 岁):冲突缓和、沟通存在困难
成年期中期及中期之后(25 岁之后) :责任与义务
在人成长的不同阶段,亲子关系表现出不同特点。
婴儿期(0—3 岁):出现了明显的依恋
幼儿期(3—6 岁):父母提供观察和模仿的范型
儿童期(7—10、11 岁):亲子关系的影响仍占主导地位
青少年期(11、12—17、18岁):代沟、冲突
三、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特殊性
青少年时期的
逆反心理与矛盾性
渴望独立
依赖父母支持与帮助
工作压力
生活压力
这个时期的亲子关系容易表现为紧张状态,与父母对立、冲突甚至感到有严重的“代沟”。相比儿童期和谐愉快的亲子关系,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往往让父母与青少年都倍感头痛。
【案例】
14岁的小勇是流行歌曲爱好者,长相英俊,身材修长,被同学们称为“小刘德华”。小勇自我感觉良好,总是曲不离口,他已经在各种场合“宣布”:“今后,我一定要当歌星!”
可父母却肯定儿子“绝对”与歌星无缘,因为他们听出小勇唱歌“五音不全”。过了这个暑假,小勇就要上初三了,他的学习成绩只是中等,父母竭力反对儿子的“歌星梦”,常对他冷嘲热讽,小勇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而且对父母越来越反感,他说:“我自己的事不用你们操心,考不上学校的话,我自己去打工养活自己。我想当歌星,就一定去努力实现,谁也别想改变我!”
小勇的父母很生气,不知如何对待这个“想入非非”的儿子。
【分析】
想要快点结束这场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的“战争”,父母应该首先“败下阵来”,注意这样几点:
一是让孩子的发展顺其自然。小勇开始设计自己的未来,是一件好事,父母应该给以肯定和支持。顺其自然解除亲子关系的紧张,也有利于对小勇的教育和引导。
二是注意帮助小勇培养和发展兴趣。应考虑帮助小勇结识一位专业音乐老师,小勇如果有机会深入学习一些音乐知识,反而会有自知之明。若是自己不适合当歌星,自然会放弃。
三是讲究劝说策略,注重旁敲侧击。小勇父母应该多讲一些社会上的事情,使孩子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和对人的能力与心理素质的要求,有益于孩子树立更现实的理想。
四是培养小勇自己的抉择能力。小勇父母不能随意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小勇,应该启发小勇自己观察社会,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自己决定未来的发展。
五是与小勇寻求共同语言,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比如,小勇父母不妨与小勇一起欣赏和谈谈流行歌曲,自然就有了交谈的话题,小勇父母自然就可起到小勇的顾问、参谋的作用,父母的教育便可水到渠成。
这个阶段,青少年不仅要求父母给予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求父母给出精神上的关心与支持,特别是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高考,为成功的人生奠定基础。
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
总之,青少年的亲子关系随着其在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变化而发生着重大变化,经过一个亲子冲突的阶段,亲子关系从原来以父母为主导,逐渐向亲子双方地位平等、相互促进转变。
青少年的亲子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