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丸
拼音tōngjīngwán
《医学心悟》卷三:通经丸
处方
当归尾赤芍药生地黄川芎牛膝五灵脂各30克红花桃仁各15克香附60克琥珀22克
制法
用苏木屑60克,以酒煎,和砂糖熬化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治妇人经水先断,以后周身浮肿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酒下。血寒,加肉桂9克。
摘录
《医学心悟》卷三
《古今医鉴》卷十一
方名
通经丸
组成
归尾1两,桃仁(去皮尖)1两,大黄(煨)1两,丹皮1两,干漆(炒烟尽)1两,肉桂1两,三棱5钱,莪术(醋炒)1两,牛膝1两,麝香8分。
主治
经闭不通及血块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米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皂角5钱,芫花2钱,水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竹林女科》卷一
方名
通经丸
组成
三棱(醋炒)、莪术(醋炒)、当归(酒洗)、川芎、赤芍、芫花、穿山甲(炒)、刘寄奴。
主治
室女月经初来,不知保养,误饮冷水或用冷水洗衣、洗手,血见冷而凝,以致经闭,面色青黄,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
酒送下。
制备方法
粳米糊为丸。
附注
《女科秘要》本方用三棱、莪术各五钱,川归、川芎、赤芍各一两,穿山甲六钱,芫花四钱,刘寄奴三钱。
《女科证治约旨》卷二
方名
通经丸
组成
桂心、川乌、桃仁、当归、附子、干姜、川椒、大黄、青皮各等分。
主治
蓄血,月水不调,疼痛,或成血瘕。
用法用量
淡醋汤送下;温酒亦得。
制备方法
上为末,准1两,以4钱用米醋熬成膏,和余药末6钱为丸。
《医方类聚》卷二一○引《医林方》
方名
通经丸
组成
木香半两,当归半两,芍药1两,干漆半两(炒令烟尽为度),五灵脂半两,桂半两,广茂1两,水蛭2钱半(微炒),大黄半两,蠓虫30个(去头足翅,微炒),桃仁27枚(汤浸,去皮尖)。
主治
妇人经血凝滞不行,脐腹腰背疼痛,渐成血瘕。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温醋汤或温酒送下,日进1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眼科锦囊》卷四
方名
通经丸
组成
刚铁50钱,大黄30钱,没药25钱,冰糖适宜。
主治
妇人月经不利,男子劳瘵,或诸般内障及属于虚证之病。
用法用量
每服50粒,白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本事》卷十
方名
通经丸
别名
椒姜通经丸
组成
桂心(不见火)、青皮(去白)、大黄(炮)、干姜(炮)、川椒(去目并合口,微炒,地上出汗)、蓬莪术、川乌(炮,去皮尖)、干漆(炒令烟出)、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桃仁(去皮尖,炒)各等分。
功效
去故生新,调理经闭。
主治
经闭腹痛,血瘕,妊娠腹痛,吐血。妇人室女月候不通,疼痛,或成血瘕。怀妊3-4个月,头晕腹痛,不能饮食,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用淡醋汤送下,温酒亦得,空心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将4分用米醋熬成膏,和余6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
临床应用
《普济方》引《医学类正方》:经闭腹痛尝有一妇人经水不行,腹中疼痛,诸医皆进温中治寒气药剂,其痛尤甚。告之亲族曰:痛不能忍,欲求自尽。举家无主。因看《本事方》通经丸论说,遂合,数服顿愈。妊娠腹痛一妇人怀妊3-4个月,头晕腹痛,不能饮食,日渐羸瘦,沉重危困,医治不效,已办后事。偶得通经丸服之,痛止,进食如故。月数满足,遂生一女,子母皆安。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经寒血闭,结成癥瘕,故冲脉不行,月经不通焉。当归养血活血以荣经脉,桂心暖血温经以通经闭;川椒补火散寒,干姜温中开结;桃仁破积血以通经,干漆消除垢以化积;青皮平肝破瘕,蓬术削积溃癥;川乌振发生阳之气,大黄荡涤陈积之结也。醋以丸之,酒以行之,使经寒解散,则血闭自行而癥瘕无不退、月经无不通矣。
附注
椒姜通经丸(《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永类钤方》:入鸡子清同丸,畏漆入肠胃生疮也。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
方名
通经丸
组成
桂心、青皮、大黄、姜炭、蓬术、干漆、当归、桃仁、延胡索。
主治
妇人因经团而火升,致喉症肿痛者。
年氏《集验良方》卷五
方名
通经丸
组成
黑牵牛、神曲各等分。
主治
妇人干血经闭。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好黄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面为丸,如梧
通经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