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导刊
第7卷第11期
2008年 11 月
Software Guide Nov. 2008
M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赵宏中1,周
琼2
(,湖北武汉 430070;,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M协议是在蓝牙协议体系中对串口进行仿真的协议,它使传统基于串口的应用可以利用蓝牙进行传
输。 M协议的原理和实现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蓝牙串口通信的应用解决方案。
关键词:蓝牙;协议栈;串口通信;仿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08)11-0125-02
DLCI(Data 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连接。注意:每两对Blue-
M Session。但在这个Session之上却能支持最多60个可用的DLCI链接。图1表示在设备A,B间建立两条链接:DLCI X ,DLCI Y
引言
0
Bluetooth SIG 于l 999年l2月发布了蓝牙系统技术标准v1.
Ob版,该标准对蓝牙协议作了详尽的描述。蓝牙协议是整个蓝牙应用系统的核心, 它的开发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的 RFC0MM 协议层是一个传输层协议,它提供了基于L2CAP协议层之上的模拟串口,为高层应用提供了接口,也使整个协议栈可以比较灵活地嵌入到各种应用框架中。 M 协议是以 ETSI (European municationsStandardized Institute) 标准 。并且是它的一个子集。
图1 M连接模型
M通信的BT设备间的连接形式
(1)两个设备间的多串口仿真
两个设备间的多串口仿真,如图2。 M进行通信的BT设备有可能打开多个串口。 M支持同时打开60 个仿真端口。但是,一个设备打开端口数根据实际实现而不同。
1 M协议层
概述
M协议层位于L2CAP协议层和应用层协议之间,是
一个传输层协议。
它提供了基于L2CAP协议层之上的模拟串
口,完成了对RS232串口的仿真。在L2CAP链接信道的基础上建
立 M Session ( 即对等双方 M 层之间的一个链接),并向上层应用提供模拟串口。使得以前遗留下来的基于串口通信的应用程序,能很容易地应用到蓝牙协议之上,保证蓝牙技术与现有技术的融合,以及各种应用之间的互通性。
M连接模型
基于L2CAP的连接模型
图2 两个BT设备的通信模型
(2)多个BT设备的多串口仿真
如果BT设备支持多串口仿真,通信连接两端允许使用不同 BT设备,。如图3。每一多路复用器都使用其L2CAP信道ID(CID)。 。
M的连接是建立在L2CAP的基础上。
当一台Blue-
tooth设备想要与另外一台BT设备通信时,首先将对方Bluetooth
设备的BD_ADDR(48bit的地址信息)传送给L2CAP,L2CAP为其分配一个CID(Channel ID),这个CID对应一个L2CAP链接信道, 然后在此信道上通过
M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