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生卧功
下边介绍这四势功法,针对性很强,只要认真练习,定能收到定效果。导引术练习者不论男女老少及体质状况,均可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功法练习。
练习方法:
第一势骶椎功
此势卧功,是在原"顺六合"功中发展起来的。骶椎处于脊柱的下部,受压力最大。练此功可以兴奋盆腔神经丛,有利于所属器官功能恢复。
方法:预备势:身体舒展仰卧,面含微笑,双手自然平放两侧,两脚间隔1厘米,腰部两肾区横垫一毛巾卷(-2厘米厚),然后自然深呼吸3次,全身放松。
起势:上肢不动,不能屈膝,从胯部发力,脚跟部配合,左右两腿交替向下蹬2-3厘米,蹬左腿时,向上拉右腿;蹬右腿时,向上拉左腿。要慢,使骶椎充分受力。每次蹬拉,不低于3秒钟。开始练习时,要防止过分紧张,以免拉伤肌肉。体力不足时,中间可以休息。开始时,可蹬50-60次。以后可逐步达200-300次。
注意:(1).做功时间,以早起床前,晚睡前为宜。(2).要在硬板床上做才有功效,没有硬床,可在地板上做。枕头要低一些。(3).做功后,有的可能大便次数增多,这不是病,适当减少次数,即可恢复正常。(4).有下列病患不可做此功:神经性结肠炎、遗尿症(即存不住尿,失禁,以老年妇女为多)、妇女月经期或其他原因子宫流血不止者。
第二势腰椎功
此势卧功,同前势骶椎功的功效正相反,不能同时做。此功主要作用于腰椎,使腰椎第一、二、三节椎间孔所发生的交感神经兴奋,调整器官的功能,从而治疗有关疾病。
预备势:与前势同,但腰部不垫毛巾卷。
起势:上肢仰卧不动,两腿屈起,两膝并拢,两脚放于臀部后不动,然后右膝上拉,左膝向下拉。这样两膝交替上、下拉动,带动臀部向左右摆动,从而使腰部受到刺激,兴奋与之相连的交感神经纤维(速度慢些为宜)。
练功次数:可做100-200次。
第三势腹脏功
此功同一势和二势配套,前两势从不同部位解决植物神经紊乱,此势既有调解神经作用,又有锻炼腹肌功能和按摩腹脏的作用。
方法:预备势:与一势同,要在腰部垫毛巾卷。起势:全身放松,如站功中吐纳一样,缓缓抬起双肩,向前、向上,拉起肋间外肌,慢慢地吸气,同时要提肛、提肾(女子收紧外阴),然后双肩向后,向下旋转,并紧臀,收腹,即借双肩下旋之力,主要靠收缩腹肌之力,以臀部为中心,使上肢缓缓翘(30厘米),下肢翘起20厘米左右,然后缓缓落平。双手不动,不能帮助用力。吐气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翘时屏住气,加大膈肌对腹腔的压力,有利于按摩腹腔,但也会使血压增高。血压高及初练者慎用。二是翘起时用力收缩膈肌吐气,对脑血压无影响。三是吐气时收缩喉部括约肌,利用吐出的气流,锻炼喉部及气管,有利于呼吸道的健康。此势开始可做8-16次,逐渐增多。中间可以休息,不能太累(孕
古代养生卧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