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宽窄巷子最成都.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宽窄巷子最成都
王婷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中国并不缺少同样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 我们很容易就能数出北京、南京、杭州、成都……但唯一一个名字从未变更过的却是成都。2500年, 以“慢”闻名的古城顶着“成都”之名孕育过灿烂的古蜀国文明、神奇的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以及比三星堆还要早的宝墩文化, 却连过去长期作为护城河的府河与南河的走向, 也仍清清楚楚地保持了千百年来就极具特色的形状, 不可不谓神奇。
如果展开一张成都中心城区图, 在府河、南河怀抱中偏西的位置, 会发现一片形似蜈蚣的街区。这片区域东起东城根街, 西至同仁路, 北到西大街, 南临金河路、少城路。“蜈蚣”的头朝下, 就是现在的金河宾馆附近;“蜈蚣”的几十只“脚”沿着长顺街两侧朝东南、西北两个方向伸展开去。这片纹理独特的地方, 就是形成于清初的满城, 又名少城。之所以称满城, 是因为这里是八旗官兵及其家眷的居住地, 清人《竹枝词》赞誉满城生活:“满洲城静不繁华, 种树种花各有涯。好景一年看不尽, 炎天武庙看荷花。”
在少城西南角, 有几条并不重要的胡同, 然而随着历史更迭, 这几条颇有平民性的胡同却在历史巨轮的碾压中幸存下来, 成为老成都的缩影, 在历史与现代的结合中呈现着成都慢生活的原汁原味。
宽窄溯源:文化街巷的前世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 , 清军在平定了准格尔叛乱之后, 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 在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 只有满蒙八旗及其家眷居住于此。满清没落之后, 满城不再是禁区, 平民百姓也可以自由出入, 一些外地商人乘机在满城附近开起了典当铺, 大量收购旗人家产, 由此形成旗人后裔、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同住满城的独特格局。辛亥革命以后, 清朝总督赵尔丰交出政权, 拆除了少城城墙, 一些达官贵人纷纷来此辟公馆, 于右任、田颂尧、李家钰、杨森、刘文辉等先后在此定居, 蒋介石也曾在此居住, 使得一些古建筑得以保存。
时间流逝, 300余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之后, 最初修建的42条兵丁胡同相继消失, 只剩下兴仁胡同、太平胡同和如意胡同苦苦相依。民国37年(1948年) , 相传在一次城市勘测中, 工作人员在度量之后, 随手将宽一点的巷子标注为“宽巷子”, 将窄一点的巷子标注为“窄巷子”, 而有井的一条称为“井巷子”, 宽窄巷子由此得名, 而兴仁胡同、太平胡同和如意胡同之名就此湮没。
宽窄巷子是成都唯一遗留下来的清朝古街道, 既有南方川西民居的特色, 也有北方满蒙文化的内涵, 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 也成了北方胡同文化在成都以及中国南方的“孤本”。
旧街改造:文化商业街的今生
二十世纪80年代, 宽窄巷子被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称保护规划》之中。2003年, 宽窄巷子历史温网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 在保护老成都真建筑的基础上, 形成了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 并最终打造成了具有“老成都底片, 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 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出现在世人的词典里。
2005年, 宽窄巷子街区的重建工作再次启动。历经三年的改造工程于2008

宽窄巷子最成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