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体辅导的独特性:
1团体是真实生活的模拟。
2人际关系不良往往是许多心理问题之源。
3团体培训通过成员间的互动、学习、模仿、尝试、探索新的行为方式,形成新的人际互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团体培训的目标是以每个成员的成长和发展为目标。
二、团体辅导优势
1感染力强、影响广泛;
2省时省力、效率高;
3培训效果容易巩固;
4特别适合于人际适应不良的个体。
第一部分团体活动的基本知识
三、团体辅导的局限性
1在团体情境中个人深层次问题不宜暴露;
2个体差异难以照顾,个别成员可能会遭到忽略;
3个人隐私可能无意中泄漏给当事人带来不便;
4不称职的领导者会带来负面影响;
5对那些社交障碍者和极端内向、自我封闭者不宜参加。
四、团体活动种类
1媒体运用:例如,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我真的很不错等;
2身体接触:盲行,微笑握手;
3角色扮演:心理剧,生活演练;
4绘画运用:自我画像,家庭树,理想画;
5纸笔联系:生命线,价值探索;
6未完成句:引导思考与表达的活动;
7人际沟通:优点轰炸;
8娱乐性活动:合唱“拍手歌”。
五、常用的十项团体辅导技巧
1专注(接纳)——用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尊重、接纳学生的基本态度。
1)平行面对学生;
2)保持视线接触;
3)采取开放姿势;
4)微微倾向学生;
5)面带微笑,保持轻松;
6)注意声调语气。
2、倾听——全神贯注于学生表达的信息,而不轻易加以评判。
倾听是辅导的根本,渴望别人的关注与理解是人之天性。班级辅导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且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理解学生各种行为表现的动机。
1)倾听的技巧
A主动表示倾听;
B高度注意,表情全神贯注;
C用点头、微笑或轻微的声音做出适当回应,以表示自己的理解或同感;
D耐心,不应有丝毫的不耐烦、不悦或轻视的表现,尽量不打断学生的叙述;
E适时提问、使用体态语言等。
3、复述——教师以另一种表达方式来澄清或确认学生传达的信息,以避免对学生的误解,并表示教师对学生的专注态度。
1)复述语气不宜过于肯定,要保留适度的弹性;
2)复述力求精炼,不宜过长;
3)复述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表述,而不是中断表述。
4、具体化——避免学生笼统抽象或漫无目标的陈述。
1)具体化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说清“具体经历”、“具体表现”、“具体感受”;
2)学生表述模糊的部分往往是他想逃避的部分,因此具体化不等于贸然对质,若是学生不想具体说明,可给予接纳和关怀,待时机成熟时再深入聚焦;
3)具体化应采取开放式问句,不要用“对不对”、“是不是”、“该不该”等封闭式问句;
4)避免连续发问,以免造成压力感;
5)避免严肃的态度或焦急的表情;
6)对学生的回答应予支持、鼓励或引导。
5、引导——这是理清学生思路、避免学生偏离主体或表述明显错误见解的重要技术。
1)对学生的观念偏差或负向认知,不宜训斥、批评,不必强求学生改正或服从,而只需激发学生群体的求异思维,并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便可基本澄清是非得失。对偏离主题的发言可采用轻松态度做提醒;2)涉及深层次情感的引导,要考虑学生的承受力和时机的适宜性。
6、同理心——教师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将自己共情、共感的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传递自己充分理解学生的信息。
1)同理心的前提是专注于倾听,力
未成年心理健康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