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文学常识
重点词语“相”
重点词语“自”
重点词语“见”
古今异义
偏义复词及通假字
全文结构
兰芝形象
仲卿形象
焦母刘兄
悲剧原因
全文总结
相关写作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叙事诗通过完整的情节来刻划人物,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学习托物起兴、排比铺陈的表现手法。
2、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表现人物特点的主要方法。
3、认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4、掌握“相”“自”“见”等词的用法。
文学常识
乐府双璧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歌》)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最长的叙事诗。选自南朝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文学常识
乐府
本是汉代的音乐机关,后来指古代的一种诗体,可以配乐歌唱的民间歌谣和文人诗。《敕勒歌》《木兰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是乐府诗。
①西汉时:音乐机关。乐指音乐,府指官府。
②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称“歌谣”)也叫“乐府”。
③唐代:撇开音乐,注重诗的社会内容,成为一种新乐府。如白居易的《新乐府》,未入乐,但自名为乐府。这里的“乐府”实际成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④宋元后:有称词、曲为乐府的。
机关名称
新体诗名称
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词曲
小说的情节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本文的情节结构
能用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各部分吗?
起兴(1)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开端(2)
兰芝被遣
发展1 (3)-(12) 夫妻誓别发展2 (13)-(21)
兰芝抗婚
高潮(22)-(31)
双双殉情
尾声(32)
告诫后人
(1) 起兴
兰芝自遣(2) (开端) 自遣
夫妻誓别(3-12) (发展) 别离
兰芝抗婚(13-22) (进一步发展) 逼嫁
双双殉情(23-31) (高潮) 殉情
告诫后人(32) (尾声) 化鸟
课文内容结构
焦刘合葬墓
怀宁县小市镇的小吏港就是故事的发生地。古镇小吏港,历史上曾名焦吏港、晓市港、小市港,现小市镇,旧志载“以汉庐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自汉代就有其址。小吏港镇东有一山岗,曰花山。“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古时“花”、“华”通用,花山即华山。焦、刘合葬墓,当地群众称为“孔雀坟”。三十年代初期,墓前还曾有古青砖雕刻的墓碑,每年清明节和腊月都有大批群众到此焚香祭祀。八十年代,怀宁县人民政府对此墓进行了修缮,用大理石制作了墓碑,碑文曰“汉焦仲卿刘兰芝之墓”。
借助成语了解古义
妾不堪驱使:堪:承受得了。(不堪一击)
徒留无所施:徒:白白的,空的。(徒有虚名)
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楚楚可怜)
纷纭:凌乱。(众说纷纭,头绪纷纭)
葳蕤:树木茂盛的样子。(树木葳蕤)
念:记挂。(念念不忘)
却:退回来。(望而却步)
依依:恋恋不舍(依依惜别)
借助成语记忆古义
窈窕:美好。(窈窕淑女)
令:美好。令名,令德,令尊,令堂。
怅然:失意,不如意。(怅然若失,怅然而返)
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否极泰来)
踯躅青骢马:踯躅:缓缓的走或徘徊。(踯躅歧路)
《孔雀东南飞》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