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土或素土夯实
(1)水分控制
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过少时,应晾干或洒水、湿润。
(2)垫层铺设
虚铺厚度一般为200-250毫米(夯实后约100-150毫米厚)垫层厚度超过150mm应由一端向另一端分段分层铺设,分层夯实。各层厚度钉标桩控制,大面积宜采用小型机械压路机,碾压遍数不少于六遍,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在现场试验确定。
(3)垫层接缝
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地面受荷重较大的部位接缝。上下两层原土或填土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当垫层标高不同时,应做成阶梯形。接槎时应将槎子垂直切齐。
2、碎石或砾石垫层
垫层施工前应清理好基层,铺设厚度一致,碾压平实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碎石垫层用级配碎石摊铺于基土上夯实而成。这种垫层变形模量大,稳定性好,可减少作用于在基土的附加应力,加速成土层固结,且材料易得,施工简便快速,费用较低。
(1)清理基土
铺设碎石(或砾石,下同)垫层前先检验基土土质,清除松散土、积水、污泥、杂质,并打底夯两遍,使表土密实。
(2)弹线、设标志
在墙面弹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挂线,作控制铺填碎石或砾石厚度的标准。
(3)铺设垫层
碎石垫层的厚度一般不宜小于100mm,铺时按线由一端向另一端分段铺设,摊铺均匀,不得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表面空隙应以粒径为5-25mm的细碎石填补。铺完一段,压实前应洒水使表面保持湿润。大面积宜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不少于四遍,均夯(压)至表面平整不松动为止。垫层的厚度不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不少于四遍,均夯(压)至表面平整不松动为止。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50mm,铺设同碎石垫层,亦应分层摊铺均匀,洒水湿润后,并达到表面平整、无松动为止,高低差不大于20mm,夯实后的厚度不应大于虚铺厚度的3/4。
3、混凝土面层
混凝土为地面与路面工程最广泛应用的面层材料,整体性较好,有一定强度,易于找平,材料易得,施工操作简便、快速等。
(1)混凝土拌制
根据配合比计算出每罐混凝土的用料。后台要认真按每罐的配合比用量称量、投料,每罐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严格控制加水量,搅拌要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2)混凝土浇筑
①先应清除基土上的泥土和杂物,并应有排水或防水措施。对干燥非粘性土应适当洒水湿润,表面不得存有积水。
②混凝土应用手推车或机动翻斗车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时防止离析或水泥浆流失。如有离析,应进行二次拌合。
③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防止发生离析现象。
④混凝土浇灌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如厚度超过200mm时,应使用插入式振动器,。
⑤混凝土应按分块(间)一次连续浇筑完成,如有间歇,应按规定留置施工缝。混凝土浇筑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h。
⑥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如垫层的厚度较薄,应严格控制摊铺厚度,用大杠细致刮平表面。有排水要求的垫
室外道路及室外水泥地坪工程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