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赏析文章.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赏析文章又分单项赏析与全面赏析,特别是全面赏析,要求篇幅长,内容多,中学生不易掌握,中学生应以注重练单项赏析为好。
赏析文章与一事一议的“小议型”文章有其严格的区别,前者是以析为主,对其作品作出公正的评价,不枝不蔓;后者既可就事论理,又可借题发挥,意在哲理升华。
(一)据理剖析归纳式
1、套路特点
依据理论选倒剖析
本套路要求赏析开篇先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作品内容、主题等,并明确提出赏析点,然后有针对性地摘引有关文艺理论作为评析的依据,再据理选取作品内容剖析评价,最后得出结论,归纳全文。
【套路模式】
述——言简意赅,介绍作品确定赏析点。
理——列举理论,作为依据。
析——选取例子,剖析评价。
结——顺理成章,提出结论。
【套路口诀】
述作品,立中心,再把理论来转引。
举例子,深剖析,水到渠成得结论。
2、范例与评析
【范例】
谈《雷雨》的戏剧冲突
《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剧本通过描写一个具有浓厚封建意识的资本家周朴园的家庭内部纠葛和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露了反动资本家的罪恶本性。艺术地反映了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现实。该剧结构缜密,语言个性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戏剧冲突别具匠心的巧妙安排。(述作品立观点)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是戏剧文学的一般规律。戏剧是运用矛盾冲突来揭示人物性格的。而人物性格上的对立又组成了戏剧冲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人物性格要在戏剧冲突中得到展现,戏剧冲突要以人物性格的对立为基础。(理)
剧中有一场描写周朴园和鲁大海见面交锋的戏。大海一上场,就点明自己的来意,要求周答应罢工的条件;狡猾的周朴园先是不露声色,同大海绕圈子,进而才把另外三个工人代表妥协的事告诉大海,以此来分化和要挟大海。大海听后,痛恨、气愤、着急的感情一下全涌了上来,他怒斥周朴园的卑劣行径。周朴园眼看自己虚伪的面纱被撕下,急得直嚷:“胡说!”“下去!”(这是选取例子)两人的矛盾冲突至此达到了高峰。从这场充满火药味的戏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的凶狠、残暴、毒辣而又虚伪的反动本性,可以看到大海的反抗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性格。周朴园是一个反动资本家的典型代表,他的那些反动本性正是他那个阶级的本质;大海是一个已经觉醒了的工人代表,他的性格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这种性格的对立实质是阶级的对立,而不是父与子之间的家庭矛盾。这种对立,构成了两人见面交锋,水火不相容的戏剧冲突。(析)
作者巧妙安排的这场戏剧冲突,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剧本的主题,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当时中国正在酝酿的一场巨大的社会变动。这种对戏剧冲突别具匠心的巧妙安排,也正是《雷雨》一剧能成为中国文坛上具有极大影响的优秀话剧的一个主要原因。(结)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二)
            第二个十年
      (1928-1937年6月)
              第五章
      第二个十年的文学运动和        文学思潮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中      国左翼作家联盟
      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的原因
      1、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
      2、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蓬勃发展的促动
      3、作家思想的进一步革

赏析文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97 KB
  • 时间201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