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营商环境测度的问题分析6100字
一、引言
税务营商环境一般是指影响企业遵从税法规定、合理纳税的相关环境条件,具体包括法律环境、人文环境和管理环境。其中法律环境是指税收法律制度的简繁、公正与规范执行情况;人文环境是指居民和企业的纳税意识、态度及习惯;管理环境是指税收征管的方法、手段、效率以及税务人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作风。税务营商环境是从企业纳税人角度进行定义的,目的在于全面反映影响企业合理纳税的因素。税务营商环境又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是指影响企业合理纳税的客观物质条件,包括税务管理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设施装备(包括计算机络)等;软环境是指影响企业合理纳税的非物资条件因素,包括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和习惯、税务人员的观念态度与作风等。硬环境和软环境的优劣都会对企业及时、准确申报和缴纳税款、履行纳税义务产生影响,不良的软硬环境会使税法的遵从度降低。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升,税务营[() 专业提供专业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商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端要素资源的流向与集聚,成为能否在全球经济技术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早在2001年,世界银行根据私人部门的国际化投资与贸易的战略发展需要,每年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其中税务营商环境指数作为衡量营商便利度的重要指标,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参考因素[1]。我国则在2013年正式把营商环境建设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包括广东、山东在内的多个省份纷纷推出营商环境长期发展规划,把营商环境当做在新一轮科学发展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制胜法宝。但在税务营商环境完善和优化的过程之中,各地普遍遇到目标不清、激励不足、考核不力、评价不实等问题,这就亟须理论界与实务界积极探索,构建一套税务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系统评估地区税务营商环境现状,发现不足和差距,找到改善和优化地区税务营商环境的最佳方法和有效路径。因此,率先探索构建中国本土化的税务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测度我,为优化税务营商环境的实施路径提供科学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自2001年以来,世界银行每年都会发布全球营商环境年度报告,这种来自第三方机构的研究评估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投资决策的主要指引,引起各国政府以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税收环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研究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其在《国富论》中指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通过征税降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及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收入的减少对于投资和资本的积累都是阻碍因素,因此,税负原则应该是能低则低,政府职能相应也是尽可能地少。Ramsey(1927)[2]认为,政府必须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运行,其中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在随后的理论发展中,学者们得出经济外生增长的基本结论,认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是外生的,但税收政策并不是外生因素中的根本决定因素和机制,因而使得在分析外生增长作用时,政策因素常游离于增长之外(曾康华,2009)[3]。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经济增长,但路径稍有不同。一是通过税收结构和税率的调整来影响产出增长率。一般而言,在税收中性的情况下,税收结构的增长效应最大(Engen Eric和Skinner Jonathan,1996)[4]。二是由所得
中国税务营商环境测度的问题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